四桥柳色。又曲波怨送,西泠残篴。记傍玉楼,拂镜花枝手亲折。
无奈红销翠减,重题入、江郎閒笔。回梦里、误了流莺,歌酒换离席。
倾国。恨寂寂。念去后枕函,泪粉还积。凤弦代泣。解诉飘零更谁忆。
惟有孀娥冷伴,曾印遍、吴天愁碧。认载雪,湖上路、欲归未得。
与子精神洽,时形梦寐间。赏音若流水,回首独青山。
云卧随时过,鹏飞计日还。钟期幸谋面,高辙许同攀。
冬行孝,孝尤异,长哭一声动天地。须臾玉笋生满林,归来作羹慰亲心。
沉疴脱体洒然愈,芳声千载重南金。呜呼孝哉兮我知愧,亲卧高堂思远味。
如何不将寸草心,却持老竹班班泪。
箕踞忘形骸,挥麈秋名理。孰是意中人,相携二三子。
可是相思难遣。可是寻芳犹懒。无语倚云根。只觉佩环声颤。
凝盼。凝盼。却把绣苔偎暖。
治国如张琴,此中有精理。安弦操缦间,不偏而不倚。
中声本在心,其妙应以指。先生操元音,志山复志水。
一弹再弹时,半松半篁里。能令劳者息,能令疲者起。
人言先生琴,古调非今比。先生曰不然,人心尽如此。
但令心和平,道也通乎技。云山高峨峨,烟树清瀰瀰。
何当鼓天风,一洗筝琵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