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上小楼·隐居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芦,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仕途艰险,我找到个蓬莱般的地方悠闲安住。像诸葛亮一般,筑起个茅庐;也像陶渊明一般,栽种些松菊;我也像西晋张翰一般,喜食莼菜和鲈鱼。不顺应流俗,也不妄想其他,始终保持着清雅高洁的风度。任由它一年年地飘落红花,飞起柳絮。
注释
中吕: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上小楼: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亦入正宫。
荆棘满途:喻仕途艰险。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自己隐居的地方。
诸葛茅庐:三国时期诸葛亮年轻时隐居南阳,住茅屋,亲自耕种。
陶令松菊:晋代陶潜,不满官场谄媚,辞去县令,隐居山林,与松菊为伍。
张翰莼鲈:西晋张翰,因秋风起,遂思家乡莼菜、鲈鱼,辞官归乡
妄图:妄想。
清高风度:清雅高洁的风度。

赏析

  这首小令赞颂隐居生活的安逸恬适。起首两句即道明因现实社会中布满险恶,遂隐居山林过着闲适若仙的生活;紧接着以“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三句鼎足对,具体显示隐居的优越性;在列举事实之后,作者更概括诸葛亮、陶渊明、张翰受人尊敬的原因在于“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这正是隐者的精神风貌;结句“任年年落花飞絮”与首句“荆棘满途”相对比,突出了隐居是明智的选择。全曲语言流畅自然,用典朴直。

  曲子开篇,作者便直接抒发归隐的缘由,及对隐逸生活的神往。“荆棘满途”,道破了作者对仕路风波之险恶、人事繁复之多艰的无限感慨人生旅途,苦恼已多,回首时路,荆棘密布,举步维艰,时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的痛苦与无奈。现实生活已然险恶,如履薄冰,还是回归田园山林,去到“蓬莱闲住”,寻求隐居生活的无限安静与祥和,乐得逍遥。于此,作者对比了现实与隐居生活的两种境界,既突出了现实生活的世逼事危,又彰显了园田林下生活的安闲自得,作者的生活选择已然不言自明。

  由“蓬莱”一词过渡而来,作者很自然地引出“诸葛茅庐,隐令松菊,张翰莼鲈”三句。诸葛亮、陶渊明、张翰这三位历史人物的隐居事迹是享誉士林的。作者借三位隐逸名士作比,紧扣这三位历史人物的隐居生活状况,具体描述了他们的品貌风格:诸葛所居草庐,陶潜之松菊做伴,张翰家乡的土产莼羹鲈鱼。此处描写亦虚亦实,既可视为虚写前贤往事,亦可看做作者本人安贫乐道生活情趣的实叙。且为了这份久违的自在逍遥,心灵放逐,作者又直抒胸臆:“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表明心迹决不随波逐流,追名逐利,永葆高洁清雅之隐逸风度。一任其花谢花飞,春来春去,作者誓将那份淡薄与闲适的隐逸生活进行到底。此处曲已尽,情未了。作者因现实之无情与冷漠,回归隐逸,自适安然,看似平淡,亦满含无奈与辛酸。

  整首小令格调从容自然,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归隐情怀相得益彰。尤其在使事用典上,妥帖自然,作者以淡雅的草堂庐舍,味美的莼菜鲈鱼,傲岸的青松,迎霜吐艳的黄菊,描述了隐士身之所居、口之所食、目之所及的生活画面。同时,小令中用典,既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深情委婉的抒情方式,于此可谓将用典发挥到了极致。

创作背景

  归隐,是古代社会的一个普遍话题,更是金元时代流布于士子文人间的时代诉求。元代的隐逸,除结缘于仕宦追求外,隐逸更是文人笔下理想化的生活符号,并非一定真正归隐山林。其间或寄托着不与元蒙统治者同流,或蕴含着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追怀,或为士子文人张扬个性,抒发独立人格精神之“隐居乐道”。梳理作者任昱的一生,于科场仕宦似不尽如人意,仕路风波之多艰,催发出作者向往隐逸之心情。因此,作者创作了此曲。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猜你喜欢
晓向潭上行,夕就潭边宿。清冷无波澜,潎潎鱼相逐。
钓翁坐不起,见我往来熟。
一杯宜病士,四体委胡床。暂得遗形处,陶然在醉乡。
广陵形胜昔所闻,昆冈作轴江为门。
西来蜀道从万里,伏堆藏阜争崩奔。
盘挐蹙踏得江住,精铁一亩岿然存。
半潜屋牖半出户,鼍龟见背熊罴蹲。
我行平地是绝顶,叹息但以指爪扪。
谁言一水限南北,壅遏势极逾腾骞。
不然安得江南之山踊跃出,中流浮玉犹崷崒。
操权高视竞瓜分,岛夷索虏何烦述。
木兰水调更凄凉,延和小语尤苍猝。
周公卜雒贵坦平,亦言有德易以兴。
真人龙飞狐兔窘,御营周堑压芜城。
大明寺中老竹在,九曲池上新荷生。
君胡闻此不数往,地中顽矿烦嘲评。
自言家世西湖侧,惯闻洗土开南屏。
欲空息壤发幽秘,河曲定笑劳精诚。
君不见珊瑚玲珑石上吐,海底有山那可睹。

不如乌鸟《陈情表》,生属猴年寄母书。读到季良男百拜,泪痕点点照衣裾。

骤雨飙风趁急雷,画船系缆小裴回。隔帘大点欺窗纸,入户微筛供酒杯。

一夏屡忧无计奈,半秋频喜傍怀来。世间好事无全美,濡首牵夫可念哉。

年来踪迹类飞蓬,道与时违莫强同。晚市放歌逢郢客,春城扶病问壶公。

高谈直泻千山瀑,清啸遥来四座风。林下为君悬一榻,松门终日候双童。

万翠千红锦一张,春秋何处不芬芳。
谁教无赖狂风雨,收作年华入鬓霜。

仙人骑白豻,远在苍梧山。我欲往从之,沱水深以澜。

沱水深可厉,苍梧郁巑岏。

陇水冰坚万骑屯,阴山雪积玉为门。禦寒悉是闺中力,浪说军前挟纩恩。

智断坚刚,奋心决烈,便透玄关。把杀人手段,轻轾拈出,活人刀子,慢慢教看。一剑当空,万缘俱扫,方信道瞿昙即老聃。玄夙播,看春生寒谷,觌面慈颜。从他雪覆千山。那突兀孤峰青似蓝。况击竹拈花,都成骨董,扬眉瞬目,也是*顸。劫处风光,日前荐取,擘破面皮方罢参。如何是,那祖师的意,合掌和南。

不著乌纱只岸巾,寻山还得爱山人。半空飞雨侵衣润,入座晴岚照眼新。

风过松杉犹蕴藉,雪消岩壑更精神。何时亦把任公钓,坐钓日东横海鳞。

晚窗帘捲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我钓鱼竿。

坐令烦暑消馀烈,解遣穷愁释百端。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登山如登天,便作云霄想。决眦入青汉,顾步失尘坱。

时闻谷鸟鸣,何来人语响。畅游济胜情,遐瞩恣幽赏。

素心于焉惬,平生屐几緉。

伏枕难禁万斛愁,无端已是一年秋。悠悠行路谁知己,落落吾心与道谋。

壮志未将酬马革,穷途空遣剩貂裘。何时献赋金门里,一醉高阳旧酒楼。

将军勇锐富才略,东方大盗不足平。此日秋风洒金甲,送君北上燕河营。

燕河逼临古塞外,犯边轻我无备兵。古人重守不重战,此行须尔为长城。

梧桐响雨,忆空江寒浪,渔舟冲雪。横卧云峰千叠嶂,风旆槽香新压。网跃银刀,纶收钩线,倚棹清歌发。征鸿嘹亮,助予闲奏音节。天上桂子阴成,月中香旧,几度人间别。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阴虚设。唤下云梯,直攀金户,打透重门铁。姮娥念旧,料应重许人折。

水声离闸小,镫火隔林微。骤雨移山去,羁人趁夜归。

村因滑径远,星为湿云稀。遥想溪桥外,苍烟冷竹扉。

红遍樱桃,绿遍芭蕉,锁窗深、春思无聊。双飞燕懒,百啭莺娇。

正漏声迟,帘影静,篆香飘。

惜月前宵,病酒今朝,有谁知、臂玉微销。封题锦字,寄与兰翘。

恨树重重,云渺渺,水迢迢。

久旱村园豆麦焦,凿池引水灌田苗。
篱疏野竹横窗户,潮满春帆碍浦桥。
酌酒不愁无苜蓿,挥毫深喜有芭蕉。
人生适意应如此,莫怪渊明懒折腰。

鸟兽哀鸣海岳嚬,槿花世界已沉沦。秋灯掩卷怀千古,难作人间识字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