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上小楼·隐居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芦,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仕途艰险,我找到个蓬莱般的地方悠闲安住。像诸葛亮一般,筑起个茅庐;也像陶渊明一般,栽种些松菊;我也像西晋张翰一般,喜食莼菜和鲈鱼。不顺应流俗,也不妄想其他,始终保持着清雅高洁的风度。任由它一年年地飘落红花,飞起柳絮。
注释
中吕: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上小楼: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亦入正宫。
荆棘满途:喻仕途艰险。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自己隐居的地方。
诸葛茅庐:三国时期诸葛亮年轻时隐居南阳,住茅屋,亲自耕种。
陶令松菊:晋代陶潜,不满官场谄媚,辞去县令,隐居山林,与松菊为伍。
张翰莼鲈:西晋张翰,因秋风起,遂思家乡莼菜、鲈鱼,辞官归乡
妄图:妄想。
清高风度:清雅高洁的风度。

赏析

  这首小令赞颂隐居生活的安逸恬适。起首两句即道明因现实社会中布满险恶,遂隐居山林过着闲适若仙的生活;紧接着以“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三句鼎足对,具体显示隐居的优越性;在列举事实之后,作者更概括诸葛亮、陶渊明、张翰受人尊敬的原因在于“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这正是隐者的精神风貌;结句“任年年落花飞絮”与首句“荆棘满途”相对比,突出了隐居是明智的选择。全曲语言流畅自然,用典朴直。

  曲子开篇,作者便直接抒发归隐的缘由,及对隐逸生活的神往。“荆棘满途”,道破了作者对仕路风波之险恶、人事繁复之多艰的无限感慨人生旅途,苦恼已多,回首时路,荆棘密布,举步维艰,时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的痛苦与无奈。现实生活已然险恶,如履薄冰,还是回归田园山林,去到“蓬莱闲住”,寻求隐居生活的无限安静与祥和,乐得逍遥。于此,作者对比了现实与隐居生活的两种境界,既突出了现实生活的世逼事危,又彰显了园田林下生活的安闲自得,作者的生活选择已然不言自明。

  由“蓬莱”一词过渡而来,作者很自然地引出“诸葛茅庐,隐令松菊,张翰莼鲈”三句。诸葛亮、陶渊明、张翰这三位历史人物的隐居事迹是享誉士林的。作者借三位隐逸名士作比,紧扣这三位历史人物的隐居生活状况,具体描述了他们的品貌风格:诸葛所居草庐,陶潜之松菊做伴,张翰家乡的土产莼羹鲈鱼。此处描写亦虚亦实,既可视为虚写前贤往事,亦可看做作者本人安贫乐道生活情趣的实叙。且为了这份久违的自在逍遥,心灵放逐,作者又直抒胸臆:“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表明心迹决不随波逐流,追名逐利,永葆高洁清雅之隐逸风度。一任其花谢花飞,春来春去,作者誓将那份淡薄与闲适的隐逸生活进行到底。此处曲已尽,情未了。作者因现实之无情与冷漠,回归隐逸,自适安然,看似平淡,亦满含无奈与辛酸。

  整首小令格调从容自然,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归隐情怀相得益彰。尤其在使事用典上,妥帖自然,作者以淡雅的草堂庐舍,味美的莼菜鲈鱼,傲岸的青松,迎霜吐艳的黄菊,描述了隐士身之所居、口之所食、目之所及的生活画面。同时,小令中用典,既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深情委婉的抒情方式,于此可谓将用典发挥到了极致。

创作背景

  归隐,是古代社会的一个普遍话题,更是金元时代流布于士子文人间的时代诉求。元代的隐逸,除结缘于仕宦追求外,隐逸更是文人笔下理想化的生活符号,并非一定真正归隐山林。其间或寄托着不与元蒙统治者同流,或蕴含着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追怀,或为士子文人张扬个性,抒发独立人格精神之“隐居乐道”。梳理作者任昱的一生,于科场仕宦似不尽如人意,仕路风波之多艰,催发出作者向往隐逸之心情。因此,作者创作了此曲。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猜你喜欢

迢迢山路永,漠漠晓风昏。雨歇鸠呼妇,年丰稻有孙。

旅怀悲暮齿,野饭寄前村。只恐今宵梦,凭谁续断魂。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星张宿角,又东西天远。那得明珠慰微愿。怕苍苔风雨,门掩春深,摧损了,去后桃花人面。

艳情留梦忆,忆唱回波,筝柱斜行拂金雁。忆背玉虫釭,絮语吹兰,更忆到、枕函娇唤。

问何似、今番不相逢,便前度相思,也还堪遣。

岳阳楼句旧空传,今日登临一慨然。不是洪钧有偏党,岂容胜概独完全。

山川形势三千里,基构声华五百年。襟带西南太平世,收罗风月属私权。

忆郎忆得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难开。

云惨烟愁苑路斜,马嘶残日没残霞。绕篱野菜飞黄蝶,宫殿馀基长草花。

望山山可怜,到山已忘山。问我到山意,此意亦忘言。

忘言是忘我,安知山为大。山上不属山,空中一鸟过。

言探黝山奇,早别朱砂石。升厓得险境,指示深悚惕。

熟游尚色变,何况远来客。凌空四无倚,投趾不容隙。

壁削缘藤行,崖倾藉人掖。所凭勇往志,不随艰苦易。

幽岩既已经,危峰自不隔。振衣造其巅,奇胜在咫尺。

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

传家清白有渊源,百卷残书拥一轩。论少绝交讥到溉,世无知己叹虞翻。

英雄埋没归黄土,壮士萧条掩席门。万事无如杯酒好,桔槔亭畔自锄园。

东阁观梅放,西池梦草芳。绝胜驴背上,风雪灞桥傍。

黄叶舞碧空,临水处、照眼红苞齐吐。柔情媚态,伫立西风如诉。遥想仙家城阙,十万绿衣童女。云缥缈,玉娉婷,隐隐彩鸾飞舞。
樽前更风度。记天香国色,曾占春暮。依然好在,还伴清霜凉露。一曲阑干敲遍,悄无语。空相顾。残月淡,酒阑时、满城钟鼓。
自适

黄花开数朵,翠竹栽些个。农桑事上熟,名利场中捋。禾黍小庄科,篱落棱鸡鹅。五亩清闲地,一枚安乐窝。行呵,官大忧愁大;藏呵,田多差役多。

忆别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戏题

喜蛛丝漫占,灵鹊声难验。秋奁妆不忺,夜烛花无艳。愁月淡窥檐,泪雨冷侵帘。冉冉香消渐,纤纤玉减尖。口店口店,念念心常玷;厌厌,渐渐病越添。

回省

身离丹凤阙,梦入黄鸡社。桔槔地面宽,傀儡排场热。名利酒吞蛇,富贵梦迷蝶。蚁阵攻城破,蜂衙报日斜。豪杰,几度花开谢,痴呆,三分春去也。

觑著脚。想腰肢如削。歌罢遏云声,怎得向、掌中托。

醉眼不如归去,强罢身心虚霍。几回欲去待掀帘,犹恐主人恶。

秋风槭槭雨潇潇,追叹先王气正骄。壮士短箫吴市乞,美人雄剑越溪邀。

三更姓馆樽前蜡,千载胥江月下潮。只有忠祠今尚在,行人指点过皋桥。

江浙东头六劝耕,随缘却到古南平。

不尽登山兴,其如送尔情。秋风临路发,征马向人鸣。

白发偏多恨,皇华自有程。相思虚梦寐,迷却凤凰城。

岸与恩同广,波将慈共深。涓涓劳日夜,长似下流心。
生狞别是一般村,品藻先贤薄后昆。
掉放孤峰争合杀,棒头有眼盖乾坤。

访旧江乡友道夷,仁人遇厄死偏奇。儒生拷掠缘何孽,草木同悲无限疑。

笼槛疏烟日暮时,主宾怡得泛霞卮。三缄人世吾犹歉,双剑云霄尔不羁。

地僻岂无栖凤竹,冬森殊有耐寒枝。情酣正懒周行示,漫道亡羊只路歧。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