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宗,生卒年不详,唐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于志宁侄子。(一说河南洛阳人)敬宗宝历二年(826)为东阳县令,宣宗大中七年(853)前后,以御史中丞守绵州刺史,后转洋州刺史,累官至河南少尹。兴宗能诗,与当时诗人如刘禹锡、方干、李朋、李汶儒等人均有交往酬和。其为绵州刺史时,曾登越王楼赋诗寄朝中诸友,一时文士如李朋、杨牢、薛蒙、李邺等十余人皆有和作。事迹散见刘禹锡《答东阳令寒碧图诗并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唐诗纪事》卷五三。《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东阳涵碧亭》一诗,实乃方干《涵碧亭》诗之前四句。
蒂脱烟青,核含乳紫,催残春后韶华。蜡儿娇绝,纤露腻文纱。
一树江南巷陌,曾香里、听拨琵琶。君知否,无忧扇影,合护莫愁家。
何人工作赋,汉林旧树,多半栖鸦。剩金相玉质,鲜润堪夸。
几误方回恨断,也风味、略带酸些。须还忆,濛濛帘卷,绿雪细吹花。
玉甃银瓶千尺清,唤回玉色谪仙人。沉香亭畔无消息,付与扬州十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