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里用梨花的洁白形容诗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征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情。梨花的洁白人们素有所闻,梨花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花,皇宫里的梨花,用来形容诗人,非常恰当。
此诗起句的重笔落在“冷艳”二字上,“冷”字写出了梨花的冰肌玉骨,透出了一股逼人的凛然之气。以“冷”修饰“艳”,则写出了梨花的洁白晶莹,明丽脱俗,也就自必胜过平凡的白雪了。这句中的“白雪”既是比喻,更是衬托,衬托出了梨花超凡脱俗的美质。承句稍稍变换了角度,从比较静观地观察,到物我更深一层地交融。微风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花气,蓦地飘进衣巾,仿佛花香亦有情。梨花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春风,莫让梨花自开自落、悄无声息,请把它吹向皇宫的玉阶去。
中国古典诗歌受正统思想的影响,一般都难脱“言志”的窠臼,这首诗也不例外。首句看似写梨花的美质,实则暗寓自己过人的才华,高洁的品质。第二句与《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诗意相通,写怀高才而渴望遇明君。接下来转以春风喻皇恩,作者认为自己品质高洁,正如冷艳欺雪的梨花。结句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丘为是一位善写山水田园作品的诗人。山水派诗人写景写物自然有山水画一样的韵味。这里写洁白的梨花,是用白雪来比较,用实物体现对象的特质,在古诗词里比较常见,这里也是这样的。雪花的洁白似乎无物可比,连梅花也比不上,可诗人认为梨花的白就超过了雪花。也许这是诗人的骄傲所致,但是梨花的清高与超然到底是一见阳光就会融化的雪花有所不及的。诗人或许这样想,因为梨花太纯洁,太洁白,所以给人冷漠的印象,但这正是它可贵的地方,如果它让人觉得孤高了,那么它散发的幽香应该能弥补吧。所以诗人希望君主能知道梨花的优点,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的优点,从而能使诗人实现报效国家的理想。春风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是欣赏梨花的,用春风来比喻君主,也不是生僻的用法,使君主显得亲切了许多。
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二十年前尚宝卿,一官万里去来程。海天欲尽东南地,乡国遥悬旦暮情。
鸥鸟斜阳随野钓,杏花微雨促春耕。翻嫌薇省殊多事,旧侣相过几送迎。
范叔寒耶,宽衣博带。科头箕踞长松外。笼鳞战罢咽涛声,琤琮不减笙簧派。
击筑相从,破琴未改。休休莫莫凭他怪。松风一枕熟黄粱,御沟桥下春如海。
雨后杏花发,斗酒思所亲。爱兹花上月,共赏今夕春。
如何同心者,总是他乡人。
早玩华池阴,复影沧洲枻。椅柅芳若斯,葳蕤纷可结。
霜下桂枝销,怨与飞蓬折。不厕玉盘滋,谁怜终委绝。
前山后山云乱起,山脚入溪清见底。溪南更有山外山,散如浮尘聚如米。
老枫枯栎叶纷纷,下有人家深闭门。钓丝欲收风浪急,却回双艇来篱根。
老翁曳杖行伛偻,一童负樵一童斧。笔端意度尽神妙,卷里衣冠自淳古。
商周寂寞经几秦,后来莘渭宁无人。茫茫耕钓去不已,武陵竟隔桃花春。
灌夫坐贪饮,东坡患能诗。于物有偏嗜,乃为造物笞。
奈何负美疢,不寻折肱医。情至令莫禁,意挚理无违。
林子居松泖,久矣吾心期。去年来秦淮,殷勤索我辞。
君犹六月翮,我诚三北师。立名苦不早,掉舌思柏耆。
平生少年气,抑挫几靡遗。终朝劳齑盐,已蒙顽鄙訾。
夙诺旷未报,中夜心为追。秋水平三江,鲈鱼初肥时。
喟然祝加餐,五字缄相思。
芳川绕湘漓,大山耸峨岷。晴天望不见,况兹晦冥辰。
望之夫何为,中有平生亲。桂椒实同性,枞桧但异身。
萧樛阅岁序,结轖怀远人。蓄疑无以析,含意不得申。
何当策乘驵,万里通双轮。
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