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通过描写作者经过洛水河堤时的见闻观感,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显扬得意之情。全诗精于筹划,巧于抉择,各种自然景观巧妙组合,气度从容,艺术上极见功力。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也须如此。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诗的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广川”指洛水,“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首句不仅以洛水即景起头,写洛水含情不语地流淌着;更是化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男女喻君臣,透露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传达承恩得意的神气。因而接着写驱马洛堤,以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
后二句是即景抒怀。这是秋天的一个清晨,曙光微明,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第三句写凌晨,化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意是借夜景以忧虑天下士人不安,要礼贤下士以揽人心。
这里取其意而谓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表现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末句写秋意,用了陈朝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原意讽喻寒士失意不平,这里借以暗示在野失意者的不平之鸣,为这太平盛世带来噪音,而令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悦。
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真实地为这类得势当权的宫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动写照。从艺术上看,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于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使得意洋洋的神情毕现。
凤婿名萧史,珠娘号丽华。春风初长合昏花。门驻碧钿车。
佳话玉如意,新妆香辟邪。红窗蜡烛小侯家。臂系汉宫纱。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终须问尔音。千里徒思奔踶马,三年颇怪不鸣禽。
榛苓但许依山隰,苗黍虚劳竞雨阴。远听独烦君子讯,西方孰见美人心。
雁膳堆盘,龙修满径,尽堪留客舟旋。才通画刺,便教投辖为欢。
不用玉船琼畟,清谈挥麈最相关。园亭外,鹁鸠唤雨,声出林端。
多少暮云春树,叹别离踪迹,说也凄然。空廊散锦,还看江月重员。
暗水细流曲径,隔篱新涨一溪烟。空凝思,板穚艇系,红药栏边。
神山望里分明,幻出玉楼珠榭。碧晃金迷,榄取几多姚冶。
仙源近接长生路,髣髴紫兰人下。眷游情、不是闻风元圃,等闲图画。
漫相看、梦影雕甍倚处,月斧云斤无价。凤管吹空,一曲绮筵歌罢。
天钱辛苦谁赢得,却向黄姑亲借。但沈吟、怕说冰夷飞盖,翠澜生也。
枫冷落吴江,漾涟漪一镜,澄清初晓。云梦到潇湘,芙蓉外、一段清愁难扫。
苍茫独立,半空飞下鱼云小。旧日莲塘零落尽,剩有蘋花蓼草。
芦汀荻渚舟横,问季鹰归未,莼鲈误了。落日古荒湾,西风里,空溯浣衣人到。
馀情渺渺,洞庭木叶波生悄。行遍陂塘三十六,消尽秋心多少。
西京高隐乐徜徉,霄汉乔松福荫长。画里邃深挥素匹,文章豪富括青囊。
性成孝节标枫里,诗有渊源话玉堂。正喜逢年椒献颂,捧觞拜首祝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