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长夏莺啼社树阴,旧游人远碧苔深。丹邱未了探玄兴,翰碣长存访旧心。
天阔塞鸿嗟少过,月明坡梦或追寻。有怀无奈江烟暝,目极沧茫不断吟。
大觉谈玄彻九重,蔚然扶起少林宗。龙光照映神奎阁,象教尊崇玉几峰。
自昔草堂留圣践,即今灵谷纵高踪。御题诗笔昭云汉,更觉兹山雨露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