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道人如霜林,参天劲木寒萧森。众芳到此万叶脱,元气授尔孤根深。
风前猛虎作人啸,月下清猿将子吟。铁笛老仙在何许,吾欲载酒同幽寻。
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
花语绿窗凉月听,云敧文枕画鸾看。钏声微戛梦儿难。
梦回灯烬旅衾单。鸡唱五更寒。一夜里、雪花飞遍,晓来时、千里漫漫。
野色遥连玉树,清光炯映银鞍。行人休道路歧难。
酒盏自须宽。一种风流堪画处,溪桥两两渔竿。楼上笛声吹起,天涯梅蕊飘残。
充闾佳气有云飞,知是神人抱送归。墓上梦徵名将剑,江边泪认逐臣衣。
悟开心学源源活,遁入禅机渐渐非。第一山阴流派别,天泉四语證王畿。
几欲衔环去,天寒旧路迷。梅边偶相得,并作一枝栖。
卧病知为国,尤须谨未形。盛强多过计,安逸每伤生。
燮理宜脩政,医治乃用兵。但令元气固,四海乐升平。
我别甘泉又两秋,烦君传语旧同游。林泉不许山人卧,又遣朝簪簪白头。
少日何堪世事烦,即今闲适在丘园。敢云肯构承先志,还冀传经裕后昆。
七十齐眉希耄耋,一堂绕膝列曾孙。亲朋枉赐南山颂,且醉村庄酒满樽。
长堤柳外望悠悠,山远天空万顷浮。渔牧几家生计薄,凫鹥春水野情幽。
扁舟草泽谁真隐,二月洲田半妇耰。东兖源流夫子国,获麟犹记古河陬。
曲干作龙鳞,疏花散月魄。天生供诗人,吟赏非关癖。
南国川原几变更,三杯长啸不胜情。蓬蒿半掩刘王坞,山水犹盘陆贾城。
海寺晚风传梵呗,石门斜日送江声。登临不用嗟殊代,翡翠明珠属汉京。
一春忧旱熯,田里欲蹉跎。正合为霖望,翻成击壤歌。
风缘帘隙至,云压舍檐过。大尹今朝喜,应同野老多。
云松何盘盘,端正起子敬。劲节自千秋,青霞纷四映。
沧海张公子,秋来会面稀。携诗晓相访,话旧夜忘归。
德劭吾身润,道行天下肥。穷通都莫问,一炷篆烟微。
残梦初回后,孤镫未尽时。斯人不可见,中夜起相思。
落木秋云暮,寒风客自知。离情谁共语,寂寞独吟诗。
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曾国藩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