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川入海

乍离东海郡,又上北溟船。
红见波中日,青窥水际天。
乡关千里隔,身世一帆悬。
乡信何从达,归鸿落照前。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
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孤号秋阁阴,韦令在时禽。觅伴海山黑,思乡橘柚深。
举头闻旧曲,顾尾惜残金。憔悴不飞去,重君池上心。
膝下相随五阅秋,意其可以付箕裘。
祗缘老子身无福,致使佳儿命不修。
宿业结来知有自,暑行坏会复奚尤。
灵台一点知何处,痛入肝肠死则休。
初春含寒气。阳气匿其晖。灰风从天起。砂石纵横飞。

我有菩提灯,常照虚室内。不用菩提叶,烦他巧装缀。

是灯无昼夜,光明遍沙界。痴风吹不灭,业雨漂不坏。

君如亦须此,市上实无卖。归向佛堂中,恐有一点在。

突兀中流乱石隈,青洲咫尺拟蓬莱。潮头撼岸晴还雨,屋角惊涛昼起雷。

猘犬吠花人迹断,饥鸢占树鸟声哀。凭谁为语冯夷道,还与华亭作钓台。

我本臞山泽,冠裳绊此身。
平生只黄卷,晚岁误朱轮。
妓舞山禽怪,驺呼叠颖嗔。
会当还此笏,不愧葛天民。
未夸长管入手梗,政须短管护铦锋。
未染濡时常著帽,忽□脱帽走蛟龙。

再上峨峰石上眠,青霄皓月枕头边。风生两腋宁知暑,势近三台可问天。

一道泉声真不俗,千年树色总成仙。叮咛从者非容易,信宿烟霞是胜缘。

龟趺双跱日星悬,读罢凭阑心浩然。缭绕峰峦浮野色,参差楼阁起晴烟。

湖光净照山间峦,江浪遥连海外天。安得翰林风月手,一时摩写入诗篇。

胜地称三佛,佳山指四明。
雁飞江雨歇,龙蛰海潮平。
见客无多论,看云或动情。
有人问梅叟,为说似浮萍。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

绣岭如屏倚梵宫,九龙畴昔隐岩空。湖壖胜概嬉游遍,名宦劳生西复东。

翠华东南来,奎聚属吴域。
分王百馀年,灵光赫天德。
龙文发南源,图书粲东壁。
谁折天罅开,猝忽正气泄。
剖藏发金枢,抉蕴破石室。
签怕逐汗牛,至珍去遐绝。
我欲然藜人,四库亦赤立。
细人慕所爱,但嗟珠玉翼。
君子为道谋,惟忧孔孟北。
风气日已趋,南强变金革。
周礼吾能言,欲徵恐无籍。
落落星向晨,后生当努力。

万里岢岚道,三年代郡归。风霜坚客骨,酥酪使人肥。

白昼黄尘暗,清宵铁骑飞。是方多侠烈,几个赋无衣。

天风海水,讶如椽大笔,压他秦柳。那得珍珠千万斛,撒向蛮笺乱走。

手捉蛟虬,脚翻鹦鹉,当代知谁偶。狂吟高唱,一声声彻牛斗。

休叹锈斧轻抛,朱门客散,云气成苍狗。馀事千秋夸盛业,金印何须悬肘。

丝竹闲情,莼鲈俊味,天待公消受。旗亭画壁,谪仙也合低首。

母病刚逢卿病时,病人扶病倍堪悲。为调汤药常终夜,自忘膏肓不及医。

竟以事姑延瘵疾,从来孝妇胜男儿。慈帏今日频增痛,一度鸡鸣一涕洟。

杰阁崚嶒倚杳冥,凭高望远极东溟。龙宫潮涌千重白,蜃市烟消万点青。

鞭石荒唐怀霸主,浮槎恍忽遇仙灵。蓬莱咫尺非难到,便欲携筇叩紫扃。

此花枝叶山礬类,气味虽殊本共行。
铁下青门瓜魄变,否因李白酒魂香。
紫唇半吐胭脂重,素脸初开玉色装。
懊恼酴醾诧名色,乱施冶鬓过低墙。
记得移家白露时,秋风又是一年期。
独怜零落溪边柳,那得长条系所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