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彦博

礼帙初携入奉常,濯缨又复向沧浪。匡时未必惭长□,抚事无如归故乡。

雨钓海头机已息,云根谷口鬓俱苍。客来若也询馀计,题得新诗满草堂。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四海通禅客,搜吟会草亭。撚髭孤烛白,闭目众山青。
松挂敲冰杖,垆温注月瓶。独愁悬旧旆,笏冷立残星。
虚飘飘,画檐蛛结网,银汉鹊成桥。
尘渍雨桐叶,霜飞风柳条。
露凝残点见红日,星曳余光横碧霄。
虚飘飘,比浮名利犹坚牢。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半晴半雨酿春和,春水溶溶绿始波。三十六江楼上望,不知春在那江多?

井梧一夜惊秋早。月底南鸿少。金猊香篆不禁风。遮得天涯路断画屏中。

帕罗费尽年时泪。欢怨浑忘记。秋更二十五声长。谁伴不眠人背合欢床。

时风布阳和,韡韡华春木。清朝富才贤,蔼蔼冠盖属。

努力竞高路,鸡鸣起相逐。白日耀飞辔,流云翼行毂。

同里多汇荐,一门有联躅。蹶彼曹南士,双双皎如玉。

聚鸣各当晨,连翮一何急。煌煌京洛内,济济英妙集。

二郎绅委蛇,三四锦翕熠。大郎虽未官,俯身拾班级。

入室谈仁义,出与卿相揖。声名既烜赫,性行复刚执。

见者勿徒羡,青云贵自立。

云门残六寺,吾师传一经。持向缁衣讲,何妨绛帐横。

辞满苦不早,独往始为勇。闻君湖上田,二顷容五种。

力农有休期,杂费宁谓冗。岁事副夙心,素封弥假宠。

若人寿者相,眉豪耳秀耸。陶公请息交,林类歌面陇。

诸侯非得友,明诏期不奉。丛茂鸟所安,渊深鱼勿恐。

由来浮云志,九鼎未加重。胡为突不黔,憔悴摩顶踵。

万家忙馈岁,一叟念初元。排闷诗宁野,邀眠酒又村。

故乡山水隔,世事雨云翻。欲作挥戈想,其如若水昏。

襄阳战

鬼门关,朝中宰相五更寒。锦衣绣袄兵十万,枝剑摇环,定输赢此阵间。无辞惮,舍性命争功汗。将军战敌,宰相清闲。

齐得庭中假寐时,马蹄南北遂参差。信知会合原非偶,有意相寻竟失期。

十载罗浮梦,新秋问海门。云从双涧合,翠拥一峰尊。

大药留丹灶,长生剩水源。妻梅林处士,归老定何村。

驱车出里闾,行行步冈陇。四顾何萧条,但见丘与冢。

杳杳泉原间,一往如长梦。前人不复作,后人更追送。

遗羹空堕泪,洒饭兴长恸。谁云去者疏,来者实总总。

悠悠代谢理,天地元终共。达人齐死生,不惑复何恐。

平生不作稻粱谋,身世江湖一舸浮。
顾我方论天下事,喜君还向古人求。
涂穷解识知津意,岁晚应甘短褐忧。
便欲尽携书策卖,东家还许问邻不。

故人理归楫,秋色老芙蕖。此日一尊酒,何时尺素书。

江枫衔落照,海雁下荒渠。我亦羁栖客,能无忆旧庐。

怀宝恐吾累,蔽形何可遗。囊衣入山谷,势急还弃之。

及至出山日,秋风吹树枝。免为刀兵鬼,冻死宜无辞。

夙轸谢知音,羁怀媚幽谷。未知昨景迁,迭使游踪续。

栖鸟识歌新,空径闻屐熟。月从海上来,光艳胜秉烛。

瞬往即难追,晷移何太促。幸有沽酒人,与之期信宿。

美人抚寒柯,揽袖泪盈菊。不惜尺寸心,岂徒眩凡瞩。

补之声价塞江湖,似此村梅笔甚都。
近代残缣零落尽,山灵犹解宝藏无。
不到兹山又十秋,欲题名字记重游。
转头前日梦相似,拭目诸公墨尚留。
俗里尘埃随酒却,淡中生活为诗愁。
晚来得趣无人解,一鸟不鸣山更幽。

清夜彻山扉,春风捲客衣。影随鸾镜转,香逐蝶魂飞。

和歌何袅袅,结绪更依依。遮莫传羌塞,征人不易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