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寄献

承明共直庐,瞬息八年余。
幸吒屏星驾,前迎使者车。
变虽殊贵贱,心不置视疏。
青眼披情素,犹如相见初。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解箨新篁绿未分,弄晴啼鸟语如文。翻风葭菼全疑雨,对岸峰峦便是云。

杭州之券每新抄,行地仍宽价自豪。不出荆州三十载,烂如袍絮若为高。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雄关楼阁倚云开,驻马边墙首重回。风雨满城人出塞,黄花真笑逐臣来。

蜀冈头。记狂夫、旧日曾游。薄倖樊川,赢得一梦青楼。

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

老矣先生何求。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

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

云所道人飞锡远,白云犹护旧禅房。向来聚得昆冈玉,长向林中起夜光。

窗耳半掩簟儿清。庭儿静,袖儿轻。春儿老去伤情。

景儿明,愁懒把,步儿行。

黛儿蹙蹙髻儿倾。栏儿倚,闷盈盈。萋萋绿草儿,迷断归程。

叹声声,只赢得、病儿成。

太学修名立,甘泉晚节香。岿然周大老,好在鲁灵光。

馀庆沧浪水,清规寿俊坊。典刑今可挹,通德合名乡。

结发游荆楚,劳心惜寸阴。
草长春径窄,花落晓烟深。
谷旱惟祈雨,年饥不问金。
三齐虽淡薄,留此亦何心。

一上新楼百摺梯,捲帘苍翠玉峰齐。天光照落书边幌,海气潮生槛下溪。

荏苒烟霞通宇宙,逶迤城郭见东西。千年身世青霄际,何必桃源访路迷。

细雨满山眉黛敛,怒涛千古哭声寒。
须知此庙关风教,莫作寻常神女看。
双鸾匿景曜。戢翼太山崖。抗首漱朝露。晞阳振羽仪。长鸣戏云中。时下息兰池。自谓绝尘埃。终始永不亏。何意世多艰。虞人来我维。
云网塞四区。高罗正参差。奋迅势不便。六翮无所施。隐姿就长缨。卒为时所羁。单雄翩独逝。哀吟伤生离。徘徊恋俦侣。慷慨高山陂。
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崄巇。安得反初服。抱玉宝六奇。逍遥游太清。携手长相随。
城上新开百尺楼,白云人伴白云留。
山川半倚三吴胜,江汉常吞七泽流。
新亭方半丈,众山之所宗。
悭容半窗月,劣受一帘风。
傍人笑老子,游戏如儿童。
乱峰徒颉颃,不与汝争雄。
君不见长安侠少年,酒底高歌花底眠。
斗鸡走马千金散,何曾盗个官家钱。
一朝忽报边烽起,从军不待别妻子。
但言割地与和亲,不愁战死愁羞死。

天门峭双阙,崒峍迥相对。洞劈华阳口,石裂方壶背。

寒云莽空阔,秋潮浩奔逝。我行属风波,狂起飞龙濑。

三山渺何许,孤舟日摇裔。空怀招隐篇,不逢采真会。

傲吏恒乖俗,逸韵故轻势。郁郁佳山水,平生有深契。

骑箕列星遥,从龙帝阍翳。方将拟抱关,何由期归枻。

两两三三美少年,向人语笑惜春妍。
宝刀斜插黄金带,聪马轻笼紫锦游。
百代光阴真过客,半生身世活神仙。
要知圣泽宽如海,莫谓天中别有天。
懒陪仙子醉流霞,一别蓬瀛去路赊。
秋雨蓝田生玉树,春风草砌茁兰芽。
人间骡弭嘶官厩,河上牛郎近客槎。
传语风光若流转,好教骏骨毓中华。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
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
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
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莫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抵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实自谬愚,分知狱市。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己。故兹白首,得免丹书。

  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忝在葭莩。敢兹尘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