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牢山

稍入东胶界,即见大牢山。
峰攒侔剑戟,嶂叠类云烟。
棱棱插巨海,渺渺漾中川。
波涛共突兀,天日相澄鲜。
氓居接岛屿,观宇连术阡。
既馆茹芝士,亦巢遁世贤。
客行积昏旦,水宿倦舟船。
兹山思独往,结茅征愿言。
柁师不我从,太息归中原。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把长庚才调,小施筹笔,犹处囊锥。鸾枳鸂滩发轫,指日问朝衣。雪片梅花外,已露南枝。休羡汉疏晋阮,记当年楚产,同是家儿。怅岁华如许,同官复同时。引宫商、细赓郢唱,向樽前、谁为一歌之。蓬壶侣,长春不老,有美人兮。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
因为小儿啼,醉倒月下归。人间无此乐,此乐世中稀。
碧水何逶迤,东风吹沙草。烟波千万曲,不辨嵩阳道。
病肺不饮酒,伤心不看花。惟惊望乡处,犹自隔长沙。

谁谓山水秀,忽登君子堂。乃知仁智乐,不与冠盖妨。

浓霭万叠碧,悬流百寻长。列峰与落落,绕溜含苍苍。

气爽变衡霍,声幽激潇湘。意真景自远,趣逸累已忘。

鸣玉无时续,翠屏终日张。赏音得虚寂,寓兴成轩昂。

夙昔慕丘壑,迩来倦簪裳。欣符洗耳愿,遽有寻源狂。

纵目寄历览,挟琴写铿锵。但疑主人厌,应接殊未央。

懒云无意复为霖,早向中天结冥阴。去昼尚馀三宿恋,济时真负百年心。

孙登不作苏门啸,诸葛聊为梁甫吟。若问先生何处住,湖光渺渺树深深。

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山上白云山下溪,雨馀石磴静无泥。幽禽不管兴亡事,尽日林间自在啼。

含桃花欲落,山下遇君时。雨过空王殿,天晴岳帝祠。

相看芳杜色,各有白云期。不似风尘路,偬偬叹别离。

蒲柳望秋衰,风霜况此时。人今非少壮,病祇益清羸。

几诵立名语,频哦看镜诗。浮生那足恃,迅景不容追。

下马徐徐陟涧冈,山风微动十分凉。桑乾岭上一回首,何处云飞是故乡?

危楼连野势,荒树矗孤村。一壑奔雷雨,群山赴海门。

帽檐云气逼,天角大江浑。指顾分吴越,长流届水痕。

儿家不合西厢住,倚尽垂杨。看尽斜阳。彻夜秋垂引梦长。

垂前何事凄清久,蝶转回廊。人数回肠。各有心情不自防。

长安独跨驴,一别二年馀。
朝士不能荐,承明空有庐。
窗虚桐影薄,棹冷桂花初。
莫怪无书札,心亲迹任疏。

游花宴月饱欢娱,枥上昂昂皆骏驹。

顾我小才同培塿,学他年少插茱萸。家贫境胜心无累,醉笑狂吟气最粗。

良会若同鸡黍约,一杯还忆故人无。

一行雁影分飞骤,匆匆又催归棹。画里看山,溪边得句,此去秋光应好。

离多会少。将怨雨愁云,做成怀抱。小住为佳,北堂双鬓已垂老。

刀环归计尚杳。对花开姊妹,离梦频绕。集号联珠,诗工咏絮,料理浮名须早。

牵衣未了。但泪湿罗襟,我心如捣。蓦地回头,夕阳迷古道。

于道无所證,方通万法路。或明或暗行,不慎亦不护。

月来松色寒,云去青山露。今古天台桥,几人能得度。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忝初真。
鸾凤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土诏侏{牜世}未易知,欣看苍赤气恬熙。年丰比户皆篘酒,俗朴沿街尽贸丝。

麦饼乳茶留客坐,芦笙铜鼓赛神祠。笑余忝作蛮夷长,无诈无虞两不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