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舟中闻友人消息因赠

岧峣九天门,玉署青琐闼。老我烟霞心,参商坐寥阔。

十年望春云,不忍镊白发。鸿雁还塞来,频频附书札。

江湖秋水浅,舟楫苦不达。不知南山阳,梅花为谁发?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猜你喜欢
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古木落薪干。后夜谁闻磬,西峰绝顶寒。
拂水斜烟一万条,几随春色倚河桥。
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

君不见深山穷谷千丈潭,悬崖绝壁倒挂松。雷霆雨电有时一洒遍八极,繁霜雪霁能邀夜月来高穹。

又不见江头龟手洴澼絖,裂地得侯终有逢。长安大雪几千尺,高卧不愧衣玲珑。

揖人而相若反掌,登天有路非难通。天之可上势或便,得相乃在须臾中。

朝冠貂蝉暮徽纆,曲肱何在三千钟。方东遽北安足究,岂异海舶随狂风。

舞雩而咏吾与点,坐中客满谁知融。屹屹杜夫子,灵芝翳深丛。

百年转盼皆腐朽,且将逸驾聊与同。我惭圭觚刺人眼,空向霜天望飞鸿。

君王慈俭不临戎,国好长因汉使通。遥想南归寒已尽,榆关草色正春风。

江尽溪流合,行舟落照催。
櫂歌来月浦,帆影上风桅。
路转山容改,潮平水色回。
兵戈满天下,飘泊壮心摧。
筠管参差排凤翅,月堂凄切胜龙吟。最宜轻动纤纤玉,
醉送当观滟滟金。缑岭独能征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好将宫徵陪歌扇,莫遣新声郑卫侵。
十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
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
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
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笑应同故国愁。

空尘月落夜苍苍,还见枯桐下井床。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疏萤时映青灯灭,短发初沾白露凉。鸿雁不知年岁恶,满天萧瑟自南翔。

芙蓉肌骨绿云鬟,伤别伤春更万端。去日渐多来日少,别时容易见时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沧海扬尘泪始乾。无可奈何花落去,五更风雨五更寒。

身世悠悠莫苦营,是他松柏只长青。宽于茧瓮茨为舍,大似鸡栖草作亭。

虫臂鼠肝元自定,龟毛兔角惯曾听。胪传天语君须记,第四科名合是丁。

奈何冰雪时,子来慰我思。相对乃非梦,拭泪问所知。

笑言陶佳月,登临赋新诗。款曲踰三旬,倏忽成分离。

永昼宫娥聚笑嬉,小王初习起居仪。朱衫御史心聪慧,学得中庭赞对词。

碧天雨过秋高,夕阳红处孤村远。卷帘凝睇,平林如画,飞云未返。

露结蒹葭,花疏萍蓼,别怀难遣。怅征帆一叶,久悬心曲,偏不共、归鸦转。

暮色苍茫莫辨。倚高楼、情长目短。带围风小,衣篝月淡,去时秋浅。

尺素传辞,寸笺达意,几番迟卝。到今朝细划,蟾光十分,又盈盈满。

风吹锦水碧粼粼,相送江头倍楚辛。芳草欲迷离袂色,飞花还拥属车尘。

由来白雪难为调,此去青山不负人。归向柴桑问三径,孤松五柳不胜春。

云林笔力如王宰,剪断吴淞水半江。更须著我扁舟坐,闲看飞来白鸟双。

微微林景凉,悄悄池鱼出。欲去戏仍恋,乍深惊遂逸。

行寻曲岛幽,聚傍新荷密。不有濠梁兴,谁能坐终日。

岁晚滕神故作威,剪冰裁玉不停飞。痴儿禁得双骹冷,独立梅边待鹤归。

二月芳草碧,江南新燕来。
掀兹良岁时,佳人安来哉。
佳人弃我去,杳来天之涯。
天涯望不极,业愁结中怀。
翠觞不成欢,玉琴有馀哀。
西湖春事深,林花为谁开。
折花无所赠,三嗅空徘徊。
楼前东流水,湛湛生绿苔。
去波日千里,还绕姑苏台。
凭水寄我思,旦暮肠九回。
市远塵嚣隔,神闲幽事并。
埽花怜竹影,煮茗讶松声。
月与诗如约,琴将鹤互赓。
冷香生碧落,秋梦不胜清。
渔舠逗晓来相续,短笆乱割春塘淥。
须留一半还诗翁,要看早晚鸳鸯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