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笑愚人被色萦,拟将呼吸要留精。神仙清静方为道,男女腥膻本俗情。
秽浊岂堪清上品,还丹方可保长生。房中之术空传世,迷杀寰中多少人。
师道古所重,义与君父同。自从东汉来,节行著高风。
系理或诉冤,死请代以躬。收葬与抚孤,恳恻贯苍穹。
圣贤垂大法,勉孝兼劝忠。岂闻讼其师,挤寘囹圄中。
执宪者何心,此辈忍见容。不惟紊人纪,实斁上帝衷。
至理有相关,斯乃教化宗。扶持罔失坠,允藉参赞功。
末俗日悍骄,童稚忘敬恭。滔滔未有艾,??安所从。
我行闻怪事,窃叹徒伤恫。谁操黜陟柄,幸为惩顽凶。
莺花近甸,鸿雪去程,依稀梦境堪觅。记否那回携手,汀波恋馀碧。
垂虹影,还自直,有几许、倩魂消得。画眉冷,走马人来,鸥鹭曾识。
回念别离时,陌上香泥,罗带为谁拭。怕说绣鞯行处,鞭丝堕秋色。
前踪认,如过翼。尽唤起、暮愁千尺。断桥外,细雨恹恹,重问村驿。
宝纬紊宗。神经越序。德晦河晋。力宣江楚。云雷兆壮。
天山繇武。直发指河关。凝精越汉渚。秋风起。塞草衰。
雕鸿思。边马悲。平原千里顾。但见转蓬飞。星严海净。
月彻河明。清辉映幕。素液凝庭。金笳夜厉。羽轊晨征。
斡晴潭而怅泗。枻松洲而悼情。兰涵风而泻艳。菊笼泉而散英。
曲绕首燕之叹。吹轸绝越之声。欷园琴之孤弄。想庭藿之馀馨。
青关望断。白日西斜。恬源靓雾。垄首晖霞。戒旋鹢。
跃还波。情绵绵而方远。思袅袅而遂多。粤击秦中之筑。
因为塞上之歌。歌曰:朝发兮江泉。日夕兮陵山。惊飙兮瀄汨。
淮流兮潺湲。胡埃兮云聚。楚旆兮星悬。愁墉兮思宇。
恻怆兮何言。定环中之逸鉴。审雕陵之迷泉。悟樊笼之或累。
怅遐心以栖玄。
汉京贤太守,劝稼溥恩膏。争畜新犁犊,同售旧宝刀。
雁翎归远市,茧栗聚平皋。赤冶沉沙久,乌犍叱月高。
销宜偕剑戟,饲合伴豚羔。无复歌金错,何烦佩锦绦。
铁耕兼互易,刍牧敢辞劳。待价磨三尺,滋生计百牢。
今朝看濈角,前度想吹毛。秋水锋都敛,春田耒共操。
俗敦由政善,干戢亦弓櫜。盛世农桑重,修文偃六韬。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两沼滟寒碧,一堂纳宽閒。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霁雪清香繁。
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
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
释迦老子何所见,教谭三百皆方便。就中一处最亲切,转物不为物所转。
此堂物物元无殊,随人受用有亲疏。尘尘摄入大毗卢,应笑本来物无转亦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