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澹游岁寒三友图卷

黄华山中夜气清,月明风定闻吹笙。梅花开向竹松里,雪香零乱墨光生。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猜你喜欢
水寒江静。浸一抹、青山影。楼外指点渔村近。笛声谁喷。惊起宾鸿阵。
往事总归眉际恨。这相思、□□谁问。泪痕空把罗襟印。泪应尽。争奈情无尽。

迹自青门远,田衣贲在躬。旧房千峤外,归棹五湖东。

地力姜畦沃,年支芋盎充。从支乃荣道,一与祖心同。

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君看大羹玄酒味,蟹螯蛤柱岂同科。

碧云垂下大江流,坐倚江城古石头。丹嶂欲平犹作巘,青枫未落已成秋。

三山夕照新林渚,万里西风埽叶楼。虎踞地形犹在眼,清凉深院发鸣虬。

处裈残虱扫除清,绕鬓飞蚊不一鸣。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

奈何帝,奈何帝,风流亡国亦足豪,美人相抱井中坠。

可惜井中水不深,美人不死伤我心。泪痕化作胭脂痕,千秋漠漠苔花侵。

苔花侵,美人墓在青溪阴。不死胭脂死青溪,可怜不作井中泥。

国亡不恨恨惟此,山河不易一女子。

灯花作意照归人,短棹扁舟寂寞滨。帝力如春苏万物,遥知太一不威神。

雁声晚断。寒霄云卷。正一枝开,风前看,月下见。花占千花上,香笑千香浅。化工与、最先裁翦。谁把瑶林,闲抛江岸。恁素英浓,芳心细,意何限。不恨宫妆色,不怨吹羌管。恨天远、恨春来晚。
报道东皇初弭节,芳思满凌晨。争看钗头彩胜新。金字写宜春。
四坐行盘堆白玉,纤手自和匀。恰似蟾宫妙丽人。将月出浮云。

绝顶风扶上,何从著点愁。菰蒲初出水,鸿雁渐惊秋。

黄叶林中寺,夕阳溪上楼。登临还极目,得句又句留。

曲尘波欲动,红心草已生。
朝来夹城道,流车如水行。
睡起珊瑚枕,微风度屧廊。
芙蓉最高叶,翻水洗鸳鸯。
秋风吹罗帷,玉郎思寄衣。
多情双络纬,啼近妾寒机。
桦烟嘘席暖,不知寒漏长。
朝来玉壶冰,为君添衣裳。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不见诗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春砌落芳梅,飘零上凤台。拂妆疑粉散,逐溜似萍开。

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佳人早插髻,试立且裴徊。

几折沿堤路,相携坐此中。天连千顷碧,花涨一池红。

欲去已将没,看来意不穷。江南有愁客,对此忆吴宫。

汉帝当年歌《大风》,欢留父老乐融融。谁知将相和调后,更有君王赏宴同。

每饭未尝忘巨鹿,故居犹是念新丰。旌旗十万云中驾,休拟登台出塞雄。

才子随班下斑墀,精光九出射晴曦。
看来不是文章瑞,似是梅花恨杀伊。
碧窗纱透春寒极。极寒春透纱窗碧。谁送缕金衣。衣金缕送谁。
玉肌生嫩粟。粟嫩生肌玉。温处坐香茵。茵香坐处温。

拥肿何人问散材,画中相对一徘徊。天然位置无行列,绝胜园亭作意栽。

夜阑怕向蓬窗睡。谙尽孤眠味。长江笑我往来频。况是早春时候倍愁人。

从前好景都辜负。总为儒冠误。此身底事不能闲。赢得半江风雪浪如山。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