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使河北

桑麦青青四月初,皇华使者又指车。
为臣岂得辞王事,只向金銮坐读书。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红烛津亭夜见君,繁弦急管两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
天末残霞卷暮红。波间时见没凫翁。斜风细雨家何在,老矣生涯尽个中。
惟此意,与公同。未须持酒祝牛宫。旁人不解青蓑意,犹说黄金宝带重。
宛宛溪流九曲湾,山猿时下鸟关关。
钓矶茶灶山中乐,大隐苍屏日月閒。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干将莫邪难争锋,自言此书与卢鸿。由来文选是家学,父子授受善与邕。

愿为鸣鹤文鸿鹄,谁见香象追飞龙。世间石刻已稀有,朱阑麻纸垂奇踪。

吾闻尧章论书法,以行为真非专工。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

谛观字里极骏逸,超凡绝迹元难从。道州猿叟主端直,独至江夏终推崇。

平生颇疑古欺我,颜柳以外皆瞍矇。重姿重骨任交诟,千金宝秘归徐公。

水粼粼渌菜畦香,塔影如龙卧夕阳。高柳乱蝉风不住,残声曳过浣衣塘。

残蟾衰柳伴牢愁,把酒悲歌汴水秋。契阔死生俱泪下,功名富贵此心休。

杀鸡为黍思前约,问舍求田愧本谋。又向春风话离别,此生生计日悠悠。

悟道然。出世因缘。但闻人、修建斋筵。长舒臂膊,立在傍边。便乞残羹,觅残饭,度残年。无耻无羞,灭火消烟。便留心、搜妙搜玄。阐开玉蕊,攒结金莲。觉气神清,精神秀,做神仙。

延陵庙西落日低,延陵庙前春草齐。千金公子去不返,淡云苦竹斑鸠啼。

万水更千岑,朝晴又暮阴。猿声风出树,虎迹雪团林。

酒具游曾遍,诗材思更深。相看画中客,不异共行吟。

萋萋芳草忆王孙,碧水丹山日闭门。吊月蟪蛄悲故府,号风松柏泣忠魂。

一枝聊借犹堪托,四海无家岂独存。历尽艰辛逃绝域,祇留正气塞乾坤。

妾年将及笄,嫁与东家儿。
东家见,贩江西,夫妇五年三别离。
江西娼家花满蹊,不知今年归不归。
春来还为作春衣,满院杨花双燕飞。
抱得琵琶不忍弹,胡沙猎猎雪漫漫。
晓来马上寒如许,信是将军出塞难。

一枕江南梦,鸡声唤不醒。水迷千里白,山记数峰青。

久向高堂别,何堪老泪零。乡音无雁到,芦荻隐沙汀。

又将书剑出孤舟,尽日停桡结远愁。
莫道江波话离别,江波一去不回流。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散策寻溪偶缓行,羁栖愁眼忽双明。非烟羃羃平芜合,倒影层层远翠横。

鸥鹭低飞映山去,江湖一诺百金轻。直知已造洞天内,身在人间却自惊。

三泖浪冥冥,幽人渡晚晴。水天孤塔小,风渚片帆轻。

尝稻思农力,飘蓬见客情。十年柔橹外,转觉壮心惊。

烈火焰中,蟭螟虫如何栖泊。大炉韛里,金刚钻烧得通红。

蓦然脑后一锥,铁佛也须汗出。佛祖重新煅炼,衲僧再上钳锤。

直饶千手大悲,这里如何摸索。打破从教重锢鏴,休言钝铁费钳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