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中上人归里

相留已无计,欲别手重携。客路连愁远,乡山入望低。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旧隐重归日,寒螀夜夜啼。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猜你喜欢
篱东菊径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湿,拥鼻自知心。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客绪如缲茧,山行似踏车。方疑武陵宿,宛是德公家。

倾盖君何厚,论心我可嗟。祗应从此别,去路隔云霞。

逆竖谁教解巧机,玉箫新进上方吹。进宫已自几千里,亡国何须数百枚。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自在晴云覆苑墙。徘徊明月驻清光。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

金翡翠,绣鸳鸯。春风花暖柳绵香。殷勤未数闲情赋,不愿将身作枕囊。

香凝娇聚。玉立临春树。细看司花留意处。都在轻匀浅注。相逢南陌东城。有情只似无情。说与新来憔悴,莺儿不解丁宁。

诗翁老去百年灰,皮肤剥落真实在。诛茅筑室傍幽林,泉石烟云动光彩。

酸寒不作郊岛态,尚友渊明向千载。但欣妙语笔端生,不管流年暗中改。

邻家有景借脩竹,野径无风馥芳茝。人嫌柴门雀可罗,自倚奚囊富成海。

我闻公名嗟已久,向风每恨平生昧。袖诗过我岂宜蒙,公才较丕几十倍。

要从柳州斗雅健,未许公羊誇辨裁。别来又见秋风高,抵掌论文几时再。

尊中绿酒已堪酌,篱下黄花行可戴。幸无俗物恼幽人,祇可剧谈佳客对。

方侯况是社中酒,辨舌澜翻似秦代。公来当为折简呼,园有佳蔬更同采。

雅集何须画作图,风流自可追前辈。

南行遵溪浒,流景何楚楚。溪毛绣藻蘩,游鱼聚相喣。

锦石亦参错,绿发明可数。小者如卧羊,大者如伏虎。

飞湍所磨荡,兀兀自太古。丛薄交深春,不但蔚榛楛。

兹游倦登陟,到此一延伫。况有令主人,意气不为忤。

担囊轻百里,一一适我所。春花未终极,岂即怀故土。

锦江非不佳,人情薄如楮。西游杜陵老,安得免愁苦。

衰柳苦催空壁月,悲虫真吊短檠光。
无情少壮抛人去,只有穷愁气味长。

上钓金鳞不用多。踏翻船子便高歌。犹有在,问如何。

问取侬家张志和。

大山小山芙蓉开,云气远从天目来。山中六月不知暑,双松如龙啸如雨。

矶头水深三尺许,水中石子清可数。石子可数易见鱼,高人把钓心焉如。

五湖风高浪如屋,何人同唱沧浪曲。沧浪曲欸乃歌细,雨有笠斜风有蓑,吾谁与归张志和。

门外鞦韆摆翠烟,篱边鸡犬亦閒閒。更教烂熳花千树,对著萦纡水一湾。

好景已凭摩诘画,他年重约长卿还。寻思此世人心别,又爱功名又爱山。

冰雪满川陆,南天鸿雁飞。故人在宛洛,岁暮今始归。

春色已堪玩,酒徒相见稀。间散足为乐,孰云吾道非。

都下闻归雁,江东忆故人。高山千里梦,芳草十年春。

吟苦先催老,心安却耐贫。吴门他日过,书院许谁邻。

花好能禁几日开,东皇应乏补春才。纷纷怪我耽诗句,点点催人进酒杯。

残片有情栖绿叶,香魂无倚泊苍苔。十分颜色归尘土,处处名园是马嵬。

民居寥落不成村,天道人心且莫论。我亦被兵几失路,一鞭残照过夷门。

柳径传呼使节来,德星聚处耀三台。出墙高干初舒杏,调鼎繁枝上绽梅。

已向尊前勤问俗,更从物外且传杯。忧时疏切批鳞语,独立中天百尺台。

波斯捧出海南香,白眼崑崙与论量。
贾客不谙弹舌语,只看两个鼻头长。
薄日轻云,天气好、相将祈谷。民情喜、颂声洋溢,清风斯穆。饮酒不多元有量,吟诗无数添新轴。对古人、一笑我真愚。君无俗。
斜川路,经行熟。黄花在,归心足。问渊明去后,有谁能属。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渔钓论心曲。但从今、散发更披襟,谁能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