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烈女庙

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婵娟。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

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

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异乡倦旅,问扁舟东下,归期何日。琴剑空随身万里,天地谁非行客。李杜飘零,羊昙悲感,回首俱陈迹。羁怀难写,豆虫吟破孤寂。
柳外门掩疏阴,佳人何处,溪上苹花白。留得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雁书休寄,寸心分付梅驿。
只说闽山锦绣帏。忽从团扇得生枝。绉红衫子映丰肌。
春线应怜壶漏永,夜针频见衫花摧。尘飞一骑忆来时。
平津东阁在,别是竹林期。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门随深巷静,窗过远钟迟。客位苔生处,依然又赋诗。
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年年淮水上,行客不胜悲。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劵。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邻家有新竹,日夕百鸟喧。更有古梅花,植我西北偏。

启窗与相向,幽幽同空山。朝看樵竖来,暮看樵竖还。

似得古人趣,有意未敢言。

荻芽初出麦茎寒,中有江桃作意丹。开落年年天不管,夕阳洲上独来看。

仙桂秋香正好攀,一声清啸彩云间。明年又是黄花候,招隐无劳大小山。

每当和煦日,径造赏春台。为与岁华约,非因歌舞来。

乾坤从白发,节序且红梅。转径寻花发,凭轩数雁回。

日斜云故拥,地煖气仍催。彭泽羲皇意,河间礼乐才。

激昂还玉笛,烂熳有金杯。坐待中天月,长风雾巳开。

白日在重云,如何分曲直。

野宿溪行各晏然,吴头楚尾接风烟。
岂知苻泽深为崇,不道柯山最近天。
境上音邮多浪语,殿前兵马是真传。
未论日报书三捷,竹簟纱幮到晓眠。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绸衣木突此乡尊,白尽须眉眼未昏。醉舞神筵随鼓笛,
闲歌圣代和儿孙。黍苗一顷垂秋日,茅栋三间映古原。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晓日玲珑宿雾开,四檐时有好风来。不应班竹林中见,却似松根琥珀堆。

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
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

消魂处。斜阳路。一閒亭子三株树。更魂消。小溪桥。

人拖竹杖,我挈诗瓢。摇。摇。

寒山外。人还在。楼边竹里听清濑。到前村。扣柴门。

无言握手,一笑开樽。醺。醺。

归卧柴桑种秫田,东华回首泪潸然。九乌未落惊弓堕,一鹗孤飞愧瓦全。

遗献待寻晞发集,朗吟遥盼浣花笺。他时幸践还山约,迟汝同烹第六泉。

廓落湘中客,羁迟皖水偏。江鸣孤棹雨,云乱远村烟。

壮志惭浮梗,名场笑聚膻。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

太史平安好,声名老帝畿。书来纪春孟,节换已秋衣。

汗简酬恩遇,渔竿冷故矶。思归应有病,不病亦应归。

诗在天地间,风清月明处。
若为深闭门,而可觅佳句。
夫君小元龙,豪气隘区宇。
青春发诗材,秀茁长膏雨。
流水与行云,吾不见滞住。
乘月涤吟毫,玉碗三危露。
超诣自透脱,悟在观剑舞。
入宫画蛾眉,胡为众女妒。
君诗亦何憾,千载一时遇。
向也诗道昌,吟声喧禁御。
应制沈香亭,龙巾曾拭唾。
今焉诗道厄,短筇策江路。
悲啸梁甫吟,侘傺离骚赋。
浮云时卷舒,睨此知出处。
此其随之义,大隐会境趣。
天地梅又春,风紧雪飞絮。
一笠灞桥驴,吟鞍且临汝。
得句从人传,传今亦传古。
要知是家传,审言以传甫。
传之而又传,衣钵传宗武。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