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知任君玉西归

薇花曾见照青春,今日都门又送君。入蜀使迎新太守,渡泸人识旧将军。

琴声弹落巴山月,马首披开剑阁云。见说西州民事简,客来多诵长卿文。

苏天爵(1294年-1352年),字伯修,号滋溪先生,真定(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志道之子,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学,藏书万卷的望族。少从安熙学,为国子学生,得吴澄、虞集、齐履谦先后为之师。延祐四年(1317年)参加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释褐授大都路蓟州判官。至正十二年(1352年),江淮红巾军起义,奉命参政江淮行省,总兵于饶、信。卒于军中,年五十九岁。
  猜你喜欢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
五千兵马引旌旗。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幽胜程程擬遍寻,不妨淮楚入搜吟。
藓莎篱落豀庄静,松竹楼台坞未深。
数抹晚霞怜野笛,一筛寒水羡沙禽。
腰间组绶谁能爱,时得闲游是此心。
栖霞山中子规鸟,口边血出啼不了。
山僧后夜初出定,闻似不闻山月晓。

野草山花夹乱流,桥边旌旆影悠悠。即应要地无人见,可忍开时不出游?

细读石屏记,寻幽到水涯。老人相问答,属意在岩花。

江海浮天阔,山林去国赊。草茅最深处,认作野人家。

八年经再黜,直道自间关。名不随官贬,家因赴谪还。

中原迎紫气,汝颍狎青山。天意高难问,何时有赐环。

分阳令尹宜峻迁,铜章墨绶却仍前。东风上林白鼻马,细雨韩桥画鹢船。

桃源过来是花县,闻道吏民怀宓贱。别处城下草生初,到时邑中柳舒遍。

奔流忽见浊清痕,岸上人家是郭门。郁葱王气濠梁近,迢递官程淮汴分。

羡君佳政人不如,两临百里驰芳誉。剩将此际循良迹,留待他年史馆书。

竹屋茅檐一树斜,冰霜意气盖韶华。
有余不尽如知道,半已青青半尚花。

琴横凡玉。恁思归操里,□出离鹄。变徽声中,弹断幺弦,长康妙笔难续。

多情只有姮娥影,尚隔著、烟林窥绿。料得它、碧海青天,也惜瘦腰人独。

犹记扬州旧梦,宝窗共写韵。争刻吟烛。尺幅摹愁,此日情怀,凄入庾郎心曲。

洞房已绝琅璈响,痛尚列、哀丝豪竹。恐一时、误触泠泠,惊起又披横幅。

凌云峻岭隔凡尘,岭外湖天别是春。
一千丈岩人已往,五百年事迹徒阵。
自传道貌今无垢,不脱禅衣句尚新。
信是飞仙游戏处,何须云外望三神。
冉冉五云深,山西日光薄,
登楼集群贤,纵目天宇廓。
落木悲徂年,寒光照杯酌。
浩歌兴悠然,意行非涧壑。
缅怀龙山游,此乐久寂寞。
胡为落帽人,白首恋宾幕。
醉余发诗情,分韵尽佳作。
吾爱漉酒巾,西风吹不落。

张生不好酒,饮酒如饮药。得酒味濡唇,形影先落魄。

野人饮不辞,饮尽杯中涸。酒渴向茶烟,松风语幽壑。

芳山道士胡不来,一夜灯花向人落。

玑衡运速,四节佚宣。冬日凄悕,玄云蔽天。素冰弥泽,白雪依山。

□□逝往,譬彼流川。人谁不设,贵使名全。大道夷敞,蹊径争先。

玄黄尘垢,红紫光鲜。嗟我孔父,圣懿通玄。非义之荣,忽若尘烟。

虽无灵德,愿潜于渊。

残霞殿雨,皞气入窗扉。并梧堕叶,寒砌叫蛩,秋满屏帏。罗袖匆匆叙别,凄凉客里,异乡谁更相知。
念伊其。当时芍药同心,谁知又爽佳期。直待金风到后,红叶秋时。细写情辞。何用纸。又却恐、秋深叶渐稀。
何地离念剧,江皋风雪时。艰难伤远道,老大怯前期。
畴昔行藏计,只将力命推。能令书信数,犹足缓相思。

雨歇郊原马去迟,荒林斜日道傍碑。石人对笑此何世,山鸟如歌又一时。

侠骨夜残青草月,游魂春老白杨枝。他年此日逢寒食,麦饭香风知为谁。

翁姥相呼意转亲,江东子布漫生嗔。伯符公瑾俱夭折,到得白头能几人。

江海无端客路长,扁舟明日棹沧浪。遥知风雨溪窗夜,梦逐潮声到上方。

一二三四五,升堂击法鼓。蔟蔟齐上来,一一面相睹。

秋色满虚庭,秋风动寰宇。更问祖师禅,雪峰到投子。

峰含晓日树含烟,野水微茫接远天。如此溪山谁领取,风光输与钓鱼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