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白发穷檐忧老农,边尘日日有惊烽。诸公谋事谁房相,今上筹边似太宗。
万里长城须法守,一丸函谷岂泥封。劳来逸待无馀说,坚壁何妨数十重。
高树夜凉起,小楼秋思长。含情问鹦鹉,伏枕梦鸳鸯。
露滴自成响,衾寒犹有芳。妾身似秋草,摇落不胜霜。
忆昔坡头接锦袍,深堂披卷效微劳。三年重得同清夜,宫烛风帘见月高。
柏井朝行过短亭,日高犹未出林坰。远山积雪连云白,阴壑层冰带石青。
一寸丹心思伏雪,十年甘旨负趋庭。都城春暖桃花发,遥忆群仙酒未醒。
君遂忘麟阁,吾安有凤毛。飞腾多枳棘,睥睨自蓬蒿。
夜月荆卿酒,秋风范叔袍。燕歌听不尽,孤枕向来高。
敝帷皴裂不须憎,秘有麟胶欲自矜。妇拆海图供补未,儿眠秋雨蹋穿曾。
长饥絮虱生涯换,易饱书鱼食料增。从此梅花通梦寐,夜窗凉月浸层层。
白马驱驰楚国阴,西州消息半浮沉。中山箧满皆飞语,流水弦孤孰赏音。
邻笛一声闻雁落,墓门千古听猿吟。余生不尽酬知己,宁但吴钩挂隔林。
矍铄兹翁老莫量,据鞍犹得亚燕扬。能将岸帻窥文叔,祇把虚蛙当子阳。
薏苡满车翻作祸,马人上日竟成行。三泷庙食传千古,回首云台草树荒。
欲悟神仙理,何辞笔舌残。消磨因久庋,辛苦在忘餐。
三绝编犹在,千回诵未完。便教成缺略,依旧误儒冠。
虽惭抚字拙,忧国愿年丰。苦魃方思雨,瞻云忽见虹。
几家堪食玉,此日更无风。斋沐桑林下,惟祈格上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