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八十馀,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吾今乞食士,因咏乞食诗。谅无乞食怨,复想乞食时。
贫贱自古然,岂愧世上儿。
杉竹迷千嶂,豆苗萦一湾。麇䴥不相避,肥草隐潺湲。
杖藤为笔沙为纸,閒立庭前试草书。无奈春风犹掣肘,等閒撩乱入衣裾。
捶碎檐前钟,十年刚把手,此别更难逢。
皇明执东曜,帝扆居北辰。小乘开治道,大觉拯苍民。
殊途同义路,分流合智津。传香引上德,列伎进名臣。
连阁翻如画,图云更似真。镜山衔殿影,梅梁落梵尘。
苑桂恒留雪,天花不待春。万年逢瑞应,千生值法身。
天衣初拂石,豆火欲燃薪。重善终无服,轻毛庶有因。
君不见东京茅季伟,布褐躬耕具甘旨。烹鸡馈母供晨羞,却办草蔬为客礼。
北州高士郭林宗,一见惊嗟不能已。又不见唐朝董邵南,穷居行义无与比。
朝耕夜读养双亲,孝格天翁降祥祉。一时好事昌黎公,为作启诗歌盛美。
两君制行固已奇,姓名自足垂千祀。更有高贤为发挥,至今赫然在人耳。
几年见说西山汪,信义当时表闾里。只今家虽四壁空,却有贤孙祖风似。
力田养亲孝行高,千载董茅同一轨。孑然只影无妻儿,手自耔耘供滫瀡。
乃翁丧明三十年,膝下承颜不离跬。三时但务亲耕锄,一日何曾入城市。
朝朝敬问衣燠寒,旦旦谨察食丰菲。一畦早韭登春盘,五母黄鸡荐秋黍。
尽心自足为亲欢,岂必三牲八珍侈。谨身百不贻亲忧,父子熙熙和气里。
翁目虽瞽翁心怡,八十庞眉反儿齿。迩来瓶粟颇不悭,积善固宜天相只。
乡闾咏叹同一声,养志如君能有几。人有诗书君未学,我谓如君真学矣。
孝弟是乃百行先,为仁每必从此始。世人有亲不能养,浪著儒冠诚可耻。
何如汪君贫窭中,卓然合此秉彝理。拱辰山人孝义家,冰鉴可与郭韩拟。
闻君之风喜欲颠,挥洒龙蛇忽盈纸。诸君自感声气同,杂以清商间流徵。
既经名胜文发扬,一日传誇满桑梓。我虽病倦愧不文,亦作长谣绍貂尾。
安得是邦贤使君,特为蜚笺启丹扆。峨峨双表旌高门,题作西山汪孝子。
名配此山长不穷,来者人人为兴起。
长铗切云冠,秋风白袷寒。故山辞玉女,炎海狎珠官。
毒雾飞鸢堕,湍流度马难。诸侯方好士,行矣勉加餐。
挂弓松,乃在咸州之本宫。云是圣祖手所植,尚馀三枝后庭中。
亭亭偃盖荫十亩,上有光怪干碧穹。龙拿虎蹲势欲腾,柯如苍玉根如桐。
雪峰山下驰马归,三尺乌号挂如虹。枝头袅袅上弦月,叶间瑟瑟带箭风。
南征北伐倚神器,乌喙剺面无全瞳。孤矢方徉数十载,天地清夷日域东。
威加宇内眷故乡,仙跸重来似旧丰。銮声兮哕哕,翠盖兮童童。
清阴芳草宴父老,《大风》之歌何沨沨。祥云常绕万年枝,古干扶疏立穹窿。
往岁岛夷犯大邦,兴王旧壤烟尘濛。敢以斧斤入宫树,龙鳞一片鲜血红。
忽然惊风掣地起,若有轰雷殷半空。群盗相顾尽兽骇,不觉叉手仍鞠躬。
树木尚为神灵护,枝叶皆与造化通。从此骄虏折凶图,咸识圣人树立雄。
苍髯屹然四百年,铁山扶桑相始终。呜呼!欲知当日栉沐功,须看金樻绛纱笼,中有十三羽箭一角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