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题画诗。此诗体现了诗人的主体意识对画意的延伸。画家将鹘画成突兀之状,可能有一种寓意,或是能传鹘之神的一种最佳审美态势。可是杜甫却笔笔翻转,从鹘不能飞去生情,生发可能完全与画家无干的想象:它既无“绦旋”束缚,为何不高飞去?原来,它是不肯与凡鸟并飞。自“侧脑”句以下,可说是杜甫在“画鹘”了,他将画家传鹘之神的“侧脑看青霄”句,全凭自己的情思和想象发挥:你“长融如刀剑,人寰可超越”,却傲立如此,不肯高飞远举,任“乾坤空峥嵘”,自甘处身于这箫瑟粉墨之间;可是鹘不飞,众鸟却一样纷飞;“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这些诗句里,杜甫将隐藏在内心的某种矛盾之情赋予了眼中之鹘。“顾步独纡郁”,是诗人自身神态与鹘之神态的映衬。
杜甫当时正处于进退两难之际,鹘之欲飞未飞,正是他矛盾心情的写照。《画鹘行》是杜甫“对此融心神”的典范之作,“初惊”、“缅思”是他主体融入的标志,画家笔下之鹘,完全转化为诗人心中意中之鹘了。诗人主体之神与画鹘客体之神的融通,创造了独立于原画的新境界——较之原画更出人意外的境界,对画作的意境给予了大大的引申。
沧江茅屋旧家山,身与秋容共数间。三卷阴符留麦饭,一丸函谷掩柴关。
黄沙马革羞垂涕,白首鹰扬笑驻颜。梦到红云深殿里,玉皇新点侍宸班。
雨覆云翻,论交道、令人冷齿。告家庙、甲为乙友,从今日始。
官笑一麾君竟罢,病惊百日余刚起。问乾坤、弟畜灌夫谁,惟卿耳。
嗟墨突,殊堪耻。怜范釜,还私喜。且樵苏不爨,清谈而已。
开口会能求相印,吾生讵向沟中死。终不然、鬻畚华山阴,寻吾子。
清歌花外袅,卅年绮梦,无端惊觉。影散优昙,那似情尘难扫。
枨触青衫泪点,又雏燕、泥人痴小。新恨悄。渭城还唱,何戡凄调。
几度顾影临风,问旧日当歌,是何年少。花落花开,诗里刘郎轻老。
愁诉贞元轶事,只我也、不禁潦倒。休暗恼。明朝镜霜添了。
日与夫人子,相随若弟兄。羡渠犹有母,使我欲无生。
未病思求药,方餐念遗羹。此情今已矣,泪雨待同倾。
都城雪霁春融融,月轮皎洁当晴空。喜传恩诏出三殿,洞达天门开九重。
神鳌来自沧溟里,背拥仙山翠如洗。楼台氤氲瑞霭凝,岩峦缥缈祥烟起。
银灯匝地生光华,点点星毬笼绛纱。上林万树彤霞影,东风一片芙蕖花。
是时仙仗临丹陛,五云高捧銮舆至。阙下旌旗虎卫严,花间剑佩千官侍。
大庖列馔御筵开,教坊合乐欢相陪。铙歌声逐箫鼓发,綵队舞随干羽来。
番夷稽首拟丹扆,御炉馥郁香烟紫。中官促宴酒如渑,群臣既醉天颜喜。
覃恩不但遍朝堂,此夕欢娱同万方。至仁覆育同天地,治化久矣趋虞唐。
小臣幸济升平世,传柑几度沾恩惠。愿效三呼比华封,共祝皇图千万岁。
宇宙真逆旅,形骸同赘疣。古人有至药,变灭非所忧。
长生本无方,徒以智力求。终时受物非,莽莽蝶与周。
无周复无蝶,灵运千年俦。
都城薄禄才二釜,白发朱衫污黄土。九人同日锁重闱,一夜涛声卷秋雨。
投身虽喜豪俊窟,刺手如逢虎方乳。邓侯相逢十载后,清骨巉岩诗思苦。
张晁自是天下才,黄卷聊同圣贤语。蔡子弯弓欲射胡,拔剑酒酣时起舞。
何当连袂上霄垠,速致时康开外户。病夫行矣老江湖,容我徜徉载樽俎。
秋深愁似海,拨闷到仙家。蓬岛分春色,平章赏物华。
澄波游画艇,疏竹映名花。触处皆胜景,徘徊日已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