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甫作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极。
寒江西来曳练长,群峰森罗十二戟。
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门摧丹壁。
轻生重利三马客,一叶直冲高浪白。
船头吟啸坐自如,仰视长天不盈尺。
丛祠象设俨山椒,巫祝纷纷非一朝。
云是高唐神女之所处,至今暮雨常萧萧。
我闻神理明且直,兴亡唯观恶与德。
安肯来从楚国君,凭依梦寐为淫昏。
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领日望阳台云。
独不思怀王西行不复返,甲光照地屯秦国。
蚕食黔中下荆门,陵园宗庙皆烧焚。
社稷飘零不复存,嗟嗟若敖蚡冒将,
筚路蓝缕皆辛勤。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平明方发尽,为待好风吹。不见移来日,先愁落去时。
浓香薰叠叶,繁朵压卑枝。坐看皆终夕,游蜂似有期。

古邑西门外,烟村远市廛。呼鹰白草际,调马绿杨边。

持节东西路,离家五六年。永怀豪横乐,半老尚依然。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三殿晨开锡宴初,太官顺节进龟鱼。
微臣笔力惭燕许,谩赋群官上玉除。

江雾带长干,南望尽苍碧。何处使君居,空山少人迹。

东风㲹林影,径草含新色。数转山精庐,遂尔逢巾舄。

漠漠寒云光,幽幽丈室白。山僧共披帷,飞雨飒沾席。

清言接今玆,高文自曩㫺。真性不容遏,笔墨偶流溢。

结习诚未忘,固已遗喧寂。诛茅钟阜巅,邀君共晨夕。

当年猾夏岂难禁,他日咸宾尽好音。两汉东西来魏晋,五胡南北变辽金。

兴衰王气殊分合,治乱天行共古今。始信山河终在德,谁将锁钥静戎心。

洛阳春色画图中,幻出天然夺化工。不泥繁华竞红紫,一般清艳领东风。

断简离披剩一编,最怜窥豹未能全。白云化去缑山鹤,春露秋霜二十年。

晓开疏屏望荣光,仰见威灵烛下方。
二本同楹真盛事,三年叠秀是殊祥。
好图瑞采增旗帜,更诵灵华续乐章。
拜舞共陈归美颂,喜浮春殿九霞觞。

绿阴昼静南风来,晴梢拂拂烟花开。箨龙走地牙角出,班班玉立横苍苔。

长镵穿云石路滑,锦衣脱绷玉版白。鸣牙未下冰雪齑,开笼先放扬州鹤。

巡青史之残诰。览朱管之遗册。惟鲁滨之一叟。信衔道而探寂。

世艰险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讲业兮齐卫。论精兮汴泗。

子之说兮义已秘。成贾郑之雄理。可黄何之壮思。

惜古人之取才。瞰青云而靖意。意恬怅兮有端。才嶒峻兮可观。

宪妫禹而折法。袭仁谊而求安。不嬿婉于戚施。宁踸踔于马兰。

俾后生之庶士。鉴明德之音翰。惟山中兮寂寞。沉忧思兮无从。

石红青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日下兮□□。月出兮铜峰。

竹色兮拂户。水气兮绕窗。味哲人之遗珍。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门之埋名。怜柳子之沈道。书吴伯于衣袖。镂颜子于心抱。

筹出处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若妙行与上灵。非积学之所绍。

至游夏以升降。幸砥心而勿夭。

只是守琴书,僧中独寓居。心唯务鹤静,分合与名疏。
暮雨啼螀次,凉风落木初。家山太湖渌,归去复何如。
良哉吕尚父,深隐始归周。钓石千年在,春风一水流。
松根盘藓石,花影卧沙鸥。谁更怀韬术,追思古渡头。
天津仙客,话平蔡、曾把龙锺调戏。茅舍云林方隐迹,日日琴樽适意。鹏激天池,扶摇未便,尚敛摩云翅。经纶万卷,个中真负豪气。喜遇良友知心,登临酬唱,堪作词林瑞。况是韶华将近也,待约连宵春醉。对客挥毫,如虹浩饮,争涌如泉思。同寅他日,誓坚忠义相济。
闻道监中霤,初言是大祠。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
卫司无帟幕,供膳乏鲜肥。形容消瘦尽,空往复空归。
星桥北挂泻春流,映出黄山水面浮。
霞石天青飞练鹊,桃花气暖醉轻鸥。

宛马久不至,骅骝应见稀。乍疑烟燧起,忽逐电光飞。

鸣为胡笳动,骄缘塞草肥。胭脂山下过,血汗点征衣。

数仞师门力学真,明乎庶物察人伦。芳塘活水今犹昔,喜际龙潭复有人。

清砧击霜天外发,楚僧期到石上月。寒峰深虚独绕尽,
夜水浅急不可越。窅机冥智难思量,无尽性月如空王。
眼界行处不著我,天花下来惟有香,我今胡为寄他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