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晓登韬光禅院后山望晴雪

天地气严凝,出郭游人少。踏雪登山巅,凌虚纵远眺。

万户炊烟迟,奇景湛清晓。竹折枝蒙密,松危势夭矫。

足底多寒云,眼前绝飞鸟。风惊碧落间,日出扶桑表。

千重越岫明,一带钱江小。百里纷皑皑,万象争皦皦。

积素射晴霞,异光互回绕。目眩下高峰,冥蒙林壑杳。

举首望精蓝,楼台俱缥缈。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寡光。王弘子。少以宰相子起家为员外散骑,历位中书郎、江夏内史。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当朝,锡箕踞傲诞。卒官。
  猜你喜欢
吾弟东山时。
心尚一何远。
日高犹自卧。
钟动始能饭。
领上发未梳。
床头书不卷。
清川兴悠悠。
空林对偃蹇。
青苔石上净。
细草松下软。
窗外鸟声闲。
阶前虎心善。
徒然万象多。
澹尔太虚缅。
一知与物平。
自顾为人浅。
对君忽自得。
浮念不烦遣。

张弟五车书。
读书仍隐居。
染翰过草圣。
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
隐居十年余。
宛是野人野(一作也)。
时从渔父渔(一作鱼)。
秋风自(一作日)萧索。
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
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
只应君与予。

设[四↑且↓]守[繁体“才”去“纟”]兔。
垂钓伺游鳞。
此是安口腹。
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一作静)。
蔬食去情尘。
今子方豪荡。
思为鼎食人。
我家南山下。
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
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
虚白侍衣巾。
何事须夫子。
邀予谷口真。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
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人间万斛金莲,竞赏元宵佳节。法华彻骨贫穷,斗胜不如斗劣。

室内一盏灯,灿灿心花发。不夜光明照古今,见得分明,眼里重添屑。

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怅是春过。莫言行路听如此,
流入深宫怅更多。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平生心事向玄关,一入仙乡似旧山。白鹤唳空晴眇眇,
丹沙流涧暮潺潺。尝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
满洞烟霞互陵乱,何峰台榭是萧闲。

香雾无情作薄寒。银灯吹处气如兰。凭肩人爱夜阑珊。

花语绿窗凉月听,云敧文枕画鸾看。钏声微戛梦儿难。

三陟赞枢钧,歼良昧上旻。几传分相史,终未立家臣。

卫武徒虚语,巫咸不可询。空馀山甫德,流咏在烝民。

石梁平砥似,池水明镜如。
晚凉散步稳,凭栏此观鱼。

布鼓微声强自信,两篇响答语惊人。连城自我忻怀宝,八字凭谁叹受辛。

岂为傥来轻有动,但能恬守即安贫。相期厚养忘多欲,莫似豚蹄祝满囷。

百道清泉石上流,白云初起乱峰秋。此中疑有陶弘景,高卧松风第一楼。

沙岸萦回入草泥。霜余烟景自凄迷。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茅盖屋,稻分畦。何人今日此幽栖。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

非步陈思赋七哀,骚坛白战两行开。下风如我甘长拜,尽有风流似玉台。

君不见谢康乐,短面长髯瘦如鹤,作郡安能弃丘壑。

又不见鸱夷子,属镂蜚霜赤心死,一棹三江入烟雨。

我生千载下,酷爱古人心本野。老仙缩地谁得传,颠墨淋漓醉中洒。

幽幽树意暝含雨,朵朵山头青欲云。横杠依约度深谷,三里五里东西邻。

采芝定有商颜叟,鹿皮之裘槲叶裙。神仙有无不可即,杳杳路断桃花津。

何人相期过西麓,牲肥酒熟秋乐神。祗知耕锄及婚嫁,庙堂黜陟那得闻。

扁舟从何来,盈盈载秋碧。岚光忽已今,日暮问家室。

荧荧林隙灯火青,鸡黍家人具今夕。终南相继售卑价,才薄官微遭箠骂。

久知富贵成茹荼,吾独爱山如食蔗。家贫恰有买屐钱,白发渔郎许船借。

箕山颍曲命吾驾,百岁胡为堕机擭。

世运滔滔感不禁,偶然失脚便浮沉。儒门自有长生法,第一真传是养心。

已是漫漫厌路长,坚冰忽阻大河黄。山川未尽中原险,教历兴亡古战场。

处士亡来二百年,故居牢落变祗园。
诗名长共江山在,冤气尚磨星斗昏。
台榭几人留好句,渔樵何处问曾孙。
昔时泉石生涯地,日暮寒云绕寺门。
稷契不明经,伊傅不决科。
方册镌勋名,千古光不磨。
百年等一死,自立须嵯峨。
啾啾候虫鸣,辛苦如之何。

岱阴逶迤截济渎,骨走鹊华才一束。涌泉望海无由趋,万斛珠玑落鼎腹。

大明寺杳楸桐高,历下亭存荷蓼馥。我侍轺传三春风,坐卧湖漘饮山渌。

晴岚摩空起南障,时棹波心拾苍玉。远怀济南名士多,于鳞贻上不可复。

柳零一遂寒燕归,憔悴烟条为君绿。红螺公子昔妙年,天藻秀出乾嘉前。

暂依芙蓉泛绿水,繁会竽瑟张琼筵。青帘白舫到秋晚,往往醉笔同春妍。

海棠泮边旧埽石,牛铎安得黄钟联。不惜我归遽,不惜君来暮,但惜湖山明丽无处无,倏忽转蓬云何住。

廿年交臂鬓头霜,同照黄河浊流处。披寻游迹堕渺茫,何况白雪夫于翳荒树。

我家瓯海君辽河,风云变态朝昏多。巫闾雁荡倚天望,念此坐损朱颜酡。

即看图中歌舞意,绛唇玉貌今柰何。但说净地如明镜,焉知新水非故波。

波流自转心自定,人浊何由我独净。要回众生大海光,与君共适濠梁性。

浩然东顾发长讴,他日临流须一证。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