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 其三

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

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已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任昉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长史。梁高祖萧衍即帝位后,任命任昉为黄门侍郎,接着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监二年(503年),出任义兴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天监七年(408年),任昉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卿,谥号“敬子”。
  猜你喜欢
染亦不可成,画亦不可得。
苌弘未死时,应无此颜色。
不羡君为花县宰,羡君日坐漪岚堂。
有时酒兴兼诗兴,无限山光与水光。
百姓熙熙酒教化,群胥凛凛对风霜。
公馀置酒看桃李,醉倒花前客自狂。

地僻村深过客稀,数家生聚突烟微。鱼虾入网忙呼酒,鹅鸭栖池静掩扉。

唤妇索绹苫屋角,课儿斫竹补篱围。沟东积水通前浦,也有蒲帆带雨归。

纷纷儿造信多才,果解分风作去来。
我向南坡一旬雨,春阴今晓为谁开。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
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僭圣几残余赘肬。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於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玄文王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谓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或云玄倣太初历,黄钟之分八十一。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於圆。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后来支榦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况玄於易同而异,何独於玄苦讥议。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若非马邵晁张伦,后世几无扬子云。
后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空余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分曹去后抗章前,六载尘途事惘然。忙里簿书无暇日,老来林壑有深缘。

清风尽扫淫祠籍,遗法犹存废寺田。略试平生经济手,声名已许郡人传。

英雄愧说郑延平,目断残山一角青。何日天戈竟东指,誓师海上更留铭。

松韵笙竽径,云容水墨天。人行春色里,莺语落花边。

脩竹三间屋,清泉二顷田。了无官府事,鸡犬莫登仙。

蓴逢鲈始服,橙入蟹偏香。

当时徐氏擅笔墨,夜围梦堕空中筛。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
猛敌横生,侵欲不忌。
尧汤水旱,文景菑异。
数则使然,岂人攸墍。
皇帝承统,甚武且仁。
内销奸孽,外备殊邻。
寖明寖昌,师武臣力。
抵掌含怒,日思奋殛。
皇帝曰咨,咨女将臣。
慎守疆场,以保吾民。
敌来则御,折北勿追。
姑修吾德,以待所归。
人亦有言,投鼠忌器。
矧彼狡焉,吾亲是质。
彼兵攸恃,我则德攻。
靡以岁月,徼天之衷。
彼虽刚戾,不可扰驯。
我视其欲,以舒吾仁。
始我有众,公卿庶士。
谓彼悍骄,庸知德义。
苟有诚信,金石为开。
豚鱼之孚,惟道之怀。
有唐睿真,亟诏求访。
恻怛之诚,宁甘百誷。
皇帝曰咨,予由是心。
彼虽我诈,我惟尔忱。
孝悌之至,神明可通。
惟彼不信,天诱其衷。
行人是来,言弃旧恶。
我奉慈母,归御长乐。
八月甲子,至行在所。
天子在所,天子郊迎,
其从如雨。老稚仰观,
踊跃呼舞。卿士相趋,
肃穆伛偻。天地感通,
发祥颓祉。卿云郁兴,
轮囷离诡。屏翳不惊,
川后静波。云飞渊咏,
讙声相和。玉虬沛艾,
芝盖穹崇。千乘雷动,
万骑风从。天子是侍,
如长乐宫。渤澥为杯,
华嵩为豆。举烽行炙,
撞钟命酒。既劳王爵,
下逮奔走。万岁称觞,
献太母寿。敷天之庆,
周浃寰宇。薄海内外,
无或失所。皇帝之孝,
振古曷遇。壑算无疆,
永作民主。人无疾疠,
田多稷黍。兵革不试,
四夷款附。大母万年,
康强燕豫。皇帝之孝,
莫与比德。锡羡无疆,
子孙千亿。莞簟发祥,
开统拓迹。嶷嶷岐岐,
诜诜翼翼。有绿其车,
有赤其舄。太母万年,
含饴燕息。始归太母,
小大具疑。谓将我廷,
胡宁以归。皇帝之孝,
先定不易。爰有廷臣,
协比我德。有赞其决,
无贰其心。指期待蔇,
天实我临。曾无愆素,
归御愔愔。凡是讙嚣,
尽为歌吟。天锡皇帝,
示将保定。太平之休,
系此其证。际天所覆,
咸为我土。含识之伦,
我籍斯附。充入旧贯,
天临万方。子子孙孙,
永世克昌。

险阻曾经百念轻,半瓢随地足平生。不须重话尘中路,纵是名山也懒行。

名山隔岁与心期,古寺经过再赋诗。僮仆解装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

泉鸣涧壑秋生驶,树隐房栊日上迟。岂独有缘参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江南稚女珠腕绳。
金翠摇首红颜兴。
桂棹容与歌采菱。
歌采菱。
心未怡。
翳罗袖。
望所思。

鹫岭三层塔,庵园一讲堂。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禅床。

擿菊山无酒,燃松夜有香。幸得同高胜,于此莹心王。

初啼山鸟篆香斜,荏苒明时玩岁华。三日雨深春在水,一林烟湿暖生花。

寻盟旧卷钩帘展,开禁新醅隔竹赊。却忆去年归渐近,半篷残雪上寒沙。

凛凛庐陵一澹翁,飞扬复起振高风。
周无二叔圣何别,商有三仁道则同。
孤迹本如云出岫,清名应比日行空。
翩翩雁影梅花外,雪片飞来酒对中。

绝域归来万里身,麻衣又染瘴边尘。家声久已传忠孝,世味偏能嗜苦辛。

海外尽知苏叔党,洛中争拜范纯仁。围棋我昔惭窥豹,公见门功继炳麟。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