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诗二首 其二

霜气下孟津,秋风度函谷。念君凄已寒,当轩卷罗縠。

纤手废裁缝,曲鬓罢膏沐。千里不相闻,寸心郁纷蕴。

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

(467—493)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
  猜你喜欢

涧香霞影绕楼台,捲箔凭阑耳目开。况从旌旗近鸾凤,可怜谈笑出尘埃。

火云不入长松径,露茗何须白玉杯。谁道迎仙仙不至,今朝还有谢公来。

髯郎高卧元无恙,何日湘滨具一舟。肯约春风同过我,为公酾酒炙肥牛。

梦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贪眠唤不应。
瘦瘠江梅知我意,隔窗和月漫腾腾。
御前羯鼓透春空,笑觉花奴手未工。
一曲打开红杏蕊,须知天子是天公。
人贫鹅雁聒邻墙,公贫琢诗声绕梁。
坐客有毡吾不爱,暑榻无扇公自凉。
党锢诸生尊孺子,建安七人先伟长。
遣奴送箑非为好,恐有佳客或升堂。
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
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
早寤厌床第,起步东西厢。
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
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
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
问今何所之,意行本无乡。
晨钟神惨悲,夜鼓思飞扬。
与俗同一科,何异犬与羊。
平明催放钥,利害纷相攘。
颠倒走群愚,岂但渠可伤。

看山有所得,日暮聊为文。厌听舟人子,村语徒纷纷。

酝酿非素乐,典坟愤所忻。万谋窘一字,迫如临三军。

五柳先生漉酒巾,门无车马断红尘。劳将楚簟遥相问,高卧中原更几人。

芒种才过雪不霁,
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
恐有蛇从鼻观飞。

镜里容颜奈老何,流光瞬息易蹉跎。却嫌白发无公道,偏使愁人分外多。

长堤百里并山回,漫漫沧波鉴影开。要看天工种明玉,请君少待盐风来。

月上天无云,树阴散扶疏。
秋声生寂历,凉颸满吾庐。
幸此尊有酒,敢歌食无鱼。
陶然且一醉,世间各贤愚。
朝过春关辞北阙,暮参戎幕向南巴。
却将仙桂东归去,江月相随直到家。

向晚登高楼,帘閒楼上头。白烟凝野水,望断使人愁。

已从■泉游,复向尧峰去。尧峰眇何所,氓俗不知处。

披拂强追寻,疲苶窘凌遽。息喘倚茂松,济胜犯零露。

积石拥近蹊,飞岚护遥树。仰观天宇垂,俯睨河流注。

石湖尚波澜,洞庭但烟雾。游子多悲怀,触景增远慕。

微迹既漂泊,流年复迟暮。半生仅一来,百龄能几度。

回驾怅难淹,又复首前路。

巉岏纡鸟道,飞瀑碧潭悬。岚影孤城外,松风古寺前。

神龙留坏穴,绿树驻晴烟。削壁谁题识,游踪不记年。

壶山何盘盘,种松几千个。彼美松下人,悠然共云卧。

天风清响交,夜月凉阴堕。兴来援素琴,扫石松间坐。

一弹舞鹤翔,再鼓流泉和。铿锵古调谐,清绝俗耳破。

曲中万籁寂,遥见仙人过。举手招赤松,轻举谁能那。

秋来缘树复缘墙,怕共平芜一例荒。颜色不能随地变,
风流唯解逐人香。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
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
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红旆使君今日去,白衣举子昔年游。
海潮赋就藏书府,竞渡诗成在郡楼。
国史待修循吏传,政声早晚达凝旒。

丞相祠堂何处寻,龟峰石畔草如茵。松阴故址风霜古,苔锁残碑岁月深。

万古铁胎遗素像,千秋金鉴写丹心。登临眺望追怀处,风度依然照古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