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赐诗

帝道属升平,天文预观象。兹生荷化育,博施多含养。

正始振皇风,端居留眷想。夕拜参近侍,朝思滥弘奖。

温树贵不言,克艰庶无爽。

(558—618)高阳北新城人,字务本。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诵记,称神童。尝仕南朝陈。陈末使隋,羁留宾馆。陈亡,衰服尽臣子礼。文帝以为诚臣。累迁通议大夫。宇文化及杀炀帝,时从官尽诣朝贺,善心独不至,化及遣人执至,善心不礼而出,遂被杀。初,父许亨撰《梁史》未就,善心续之。越王扬侗称制洛阳,追谥文节。
  猜你喜欢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扁舟去时风怒恶,舟入深溪雪花落。
我行无事有底忙,且向荻花深处著,
邻船乞火炮蛤蜊,樽中浊醪把一卮。
陶陶万事不复理,冻口且味寒酸时。

久恶繁哇混太和,云何今日自吟哦。世间万事皆如此,两叶行将用斧柯。

瑶池仙子宴流霞,醉里遗簪幻作花。万斛浓香山麝馥,随风吹落到君家。

独鹤唳江月,孤帆凌楚云。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
忽思湘川老,欲访云中君。骐驎息悲鸣,愁见豺虎群。

胶庠衣钵是青毡,付与儿曹自勉旃。鼎级科名彰父教,著庭勋绩见家传。

千钟合使荣三釜,一品终当贵九泉。留却无穷风木恨,悲笳呜咽晚春天。

山间一径牛羊迹,林下数家鸡犬声。
底事居人苦争畔,閒田官正募民耕。

古殿开孤岫,疏林带远岑。伊人在何处,秋水碧云深。

终不得自在,即此苦何穷。愿取杨枝水,一洒朔庭空。

勉同风俗燕重阳,可惜良辰值岁荒。南亩流民方塞路,东篱嘉菊漫浮觞。

虽无弦管追游乐,赖有山川气象强。自笑当筵陶靖节,几时归去傲羲皇。

迢迢古河堤,隐隐若城势。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

都邑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堤长燕麦秀,不见筑堤人。

独闭柴门木石亲,诗筒剥啄不妨频。
青灯风雨多离梦,白发江湖少故人。
谩读楚骚招太乙,谁听郢曲和阳春。
书香剑气俱寥落,虚老乾坤父母身。
胡风不开花,四气多作雪。北人尚冻死,况我本南越。
古来犬羊地,巡狩无遗辙。九土耕不尽,武皇犹征伐。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坐恐塞上山,低于砂中骨。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酌量诸夏须平取,
期刻群雄待遍锄。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
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石台突兀倚晴空,一带春江泻玉虹。千古佳名唤行客,骑鱼何处访琴公。

招隐曾缘桂树留,追欢仍爱小山幽。尊前露气仍清汉,云里天香散碧秋。

老干已分蟾窟种,良宵堪续兔园游。灵椿晚岁能相傍,花底何妨醉白头。

安陆号方镇,江边无事州。
民淳讼词少,务简官政优。
曾闻洛下缀神仙,火树南栖几十年。白首自忻丹桂在,
诗名已得四方传。行随秋渚将归雁,吟傍梅花欲雪天。
今日还家莫惆怅,不同初上渡头船。
落花飞絮。杳杳天涯人甚处。欲寄相思。春尽衡阳雁渐稀。
离肠泪眼。肠断泪痕流不断。明月西楼。一曲阑干一倍愁。

赤栏消暑虐,翠樾挂絺凉。雨结芭蕉蕾,铛鸣薜荔墙。

清言兼谢傅,玄契亦支郎。菱舫人归晚,林中未罢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