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崔之仁山人

百门坡上住,石屋两三间。日月难教老,妻儿乞与闲。
仙经拣客问,药债煮金还。何计能相访,终身得在山。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蔼蔼溪流慢,梢梢岸筱长。穿沙碧簳净,落水紫苞香。

岸柳似衰容,高花忽数重。红光荡人意,清露湿芙蓉。

秾丽秋深见,攀翻木末逢。便疑江濯锦,不是隰游龙。

寒倚惊裙溅,云归悄梦踪。霜风多意思,残日挂高舂。

南北东西共一尘,得坻随处可收身。
卜居赋就知谋拙,入宅诗成觉新诗。
三径蓬蒿犹恨浅,九流宾客未嫌贫。
不须更待高轩过,袖有珠玑已照邻。
餐松兮饮水,望绛阙兮思归。
白云兮黄鹤,胡不来兮何时。
云惹低空不更飞,班班红叶欲辞枝。
秋光未老仍微暖,恰似梅花结子时。

双阙钟声起万鸦,禁城月色满朝车。竟谁诗咏东曹桧,正忆梅开西寺花。

此日天涯诗逐客,何年江上却还家?曾无一字堪驱使,谩有虚名拟八叉。

满山皆奇石,欲拜不胜勤。满山皆甘泉,欲品难为分。

无泉不成瀑,无石不生云。飞瀑下云间,处处声相闻。

九百九十瀑,云气常氤氲。置身云瀑间,独立谁为群?

云出作霖雨,瀑下成溪源。非无济物功,同颂罗浮君。

为问泉与石,宁复本性存?

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
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
出笥彰嘉庆,衔珠报厚恩。
由来禀龙质,灵化出山门。

镇日逍遥。过去韶华不可招。幸有还丹大药,绝胜盐梅金鼎和调。

百年过半总劳劳。奔名逐利何时了。慨彼时豪。东门黄犬,徒增烦恼。

梦悟青霄月正高。射蟠桃。一枝白笔得逢遭。更兼刀。应手诗词随写染,运风骚。玉笺上面起云涛。任陶陶。

草桥买尽麻姑酒。醉来系马桥边柳。漂泊十年闲。离情山上山。

秣陵书懒寄。旧约空弹指。泉路断肠时。人闲谁复知。

煌煌五星聚,瑞世启文治。明道十事奏,横渠一方议。

有志不得行,曲学竟持世。六经亡其一,此责竟谁诿。

声钟起前林,悠悠向南客。天垂大野高,月澹行路白。

鸡犬淮上村,云霞海边色。旧时塞垣地,来往人驰驿。

高丽女儿珠腕绳,玉环穿耳坐船棚。丝为帆繂朝朝飏,铜作琵琶啧啧鸣。

王谢堂前旧燕。毕意情高意远。只恐宠恩深,后会不教人见。深劝。深劝。不枉追欢一遍。

土花点点上青螺,珠匣尘封委绿莎。绝代应怜颜色少,六宫曾识旧人多。

月沈碧海秋无影,云暗沧江水不波。一照尚能愁鬼魅,双盘龙气未消磨。

头大肩尖腿脚长,秀钉模样最难当。
侧生身分高而厚,鬭到秋深赢满场。

吴山古寺近溪边,高阁虚堂景象全。林下寂寥炉火尽,未眠犹听夜行船。

不辞途九折,独向此林间。一树看人老,孤云仍自闲。

泉声凉到榻,草色碧堆山。携手岩深处,月高话未还。

方春到帝京,有恋有愁并。万里江海思,半年沙塞程。
绿阴斜向驿,残照远侵城。自可资新课,还期振盛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