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

秦季干戈起,中原几变迁。谁知避世者,自有一山川。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大庾敛寒光,南枝独早芳。雪含朝暝色,风引去来香。
妆面回青镜,歌尘起画梁。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
艳绝百花惭,花中合面南。
赋诗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国色浑无对,天香亦不堪。
遮须施锦障,戴好上瑶簪。
苞拆深擎露,枝拖翠出蓝。
半倾留粉蝶,微亚摘宜男。
邻妓临妆妬,胡蜂得蕊贪。
忽翻晴吹动,浓睡晚烟含。
话别年经一,相逢月又三。
遣吾撏白发,为尔换新衫。
池馆邀宾看,衙庭放吏参。
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禅庵。
乱折窠难惜,分题韵更探。
歌欢殊未厌,零落痛曾谙。
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
颜生如见此,未免也醺酣。
濯雨拳红展,擎烟侧钿微。
才胜汉臣橐,未办楚人衣。
矗矗閒攒沼,差差静隐矶。
游防灵蔡重,戏怯孺鱼肥。
茎弱从风靡,珠成恐浪挥。
文鸳不肯去,始得蔽斜晖。
唱第千人俊,从军十部贤。
鸡翘迂赐绶,鹢首赴归船。
别思瑶华岸,怀乡玉脍天。
不防宾弁侧,新曲遍鹍弦。
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十一年间并枕时,没个牵情处。四岁学言儿,七岁娇痴女。说与傍人也断肠,你自思量取。
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
高车折轴弃路旁,茧栗犊儿负其力。
指麾万事自有理,不须破海惊霹雳。
君不见张侯白头郎,仗节雍容在南国。
事如倒山落面来,谈笑当之不遗策。
往时夸者欲惊俗,揭浪翻风一千尺。
屡成大狱沸如糜,六月飞霜触白日。
张侯不矜亦不倚,老骥苍鹰称其德。
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
有诏夺归不得留,正值风雨花狼籍。
离思浩荡入青春,楚泽荆山淡无色。
此行况是赤县官,贤者宜令天子识。
公虽已老心尚存,今不急用真可惜。
但用河南张汉阳,何必东山谢安石。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秋至一何好,新凉气候清。井梧当槛落,海月入窗明。

燕别草堂垒,鸿流关塞声。天涯有知己,此夜念孤征。

频把香罗拭汗腮,绿云背绾未曾开。相扶相曳还宫去,笑说秋千架下来。

酿蜜波罗摘露香,倾来椰酒白于浆。相逢歧路无他赠,手捧槟榔劝客尝。

玉龙战没冯夷府,败甲纷飞世难数。平湖两岸纷竹阴,等閒幻作玕琪圃。

丞相祠前孤月明,熙宁桥下寒潮声。此时城东老逋客,小棹夷犹月上行。

一篷春信梅花发,诗兴凌凌清彻骨。

江盘栈转虚,候吏拜行车。家世维城后,官资宰邑初。
市饶黄犊卖,田蹑白云鉏.万里千山路,何因欲寄书。

黄晖霭紫轪,索景驰金爵。钟镛殷西清,球鼎閟东阁。

愔愔玉漏歇,幂幂金露落。禁卫集駴鼓,将作散丹雘。

伊余躬休庆,肃佩趋禁钥。未遗贡公荣,窃厕曼倩谑。

弇微泚貂珥,陋拙汗朱襮。敢尘侧阶典,聊忝登池乐。

寄语隐雾豹,勿訾乘轩鹤。

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支窗独树春光锁,环砌微波晚涨生。

疏傅辞官非避世,阆仙学佛敢忘情。卜邻恰喜平泉近,问字车常载酒迎。

石城聊引望,三楚渺茫间。
峡自中流辟,江从西极还。
荆襄天设险,鄂岳水为关。
用武非今日,风云亦自闲。

古貌满堂尘暗色,新华落地鸟繁声。经行观礼自心感,一雨僧人不显名。

凤城色映红云见,龙衮香飘紫气浮。

水晶宫里佳公子,拄笏看山逸兴多。昨夜溪南新水涨,钓丝晴拂白鸥波。

上清真人玉华仙,夜策鸾辂凌珠烟。罡风广漠露华冷,摇荡金铃闻半天。

路逢仙姥骑白鹿,侍女双双散香玉。遥看三岛点神波,恨入秋眉镜中绿。

我自无为神自凝,万窍不动心冥冥。灵君期我谒太帝,下视浊海鱼龙腥。

玉虚炜烨明玄景,羽葆摇摇入空影。一曲云和奏未终,月轮已到昆崙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