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

秦季干戈起,中原几变迁。谁知避世者,自有一山川。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左掖初辞近侍班,马嘶寻得过街闲。映鞭柳色微遮水,
随步花枝欲碍山。暖泛鸟声来席上,醉从诗句落人间。
此时失意哀吟客,更觉风流不可攀。
御炉风细麝烟浮,法乐声和酒味柔。
冠剑九重霄汉路,莺花三月帝王州。
垂廊四合九龙幕,当殿双高彩凤楼。
归去人人夸雨露,总含欢意跃骅骝。
浮云卷尽看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盈手水光寒不湿,
流天素彩静无风。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飖玉浪中。
川路正长难可越,美人千里思何穷。
秋向晚。秋晚蕙根犹暖。碧染罗裙湘水浅。羞红微到脸。
窣窣绣帘围遍。月薄霜明庭院。妆罢宝奁慵不掩。无风香自满。
卷帘月挂一钩斜,愁到黄昏转更加。
独坐小窗无伴侣,凝情羞对海棠花。

梦觉无两庄子,是非只一东坡。颜渊箪食为乐,启期带索行歌。

鲁侯不遇天也,伯寮其如命何。世事如棋新局,人生落叶辞柯。

谁人见张平叔,何处觅蓝采和。且服单方妙药,般若波罗蜜多。

讲堂昔日飞三鱣,学馆如今益十龟。
文字上神君勿卜,明年春榜印累累。
薰风洲渚济花繁,看上征鞍立寺门。
投老难堪与君别,倚江从此望远辕。

北窗最与懒相宜,世上纷纷了不知。露井甘寒初浚后,小山葱茜乍晴时。

粗餐岂复须鲑菜,蓬户何曾设扊扅。幸有床头藤杖在,登临未遽叹吾衰。

眼明绝艳照凋年,傲雪凌霜分外妍。
鹤顶染砂那得似,犀棱削角自苍然。
若为白瑞三科里,独抱丹心一节坚。
岁晚须公与商略,尽渠春书万红嫣。

秋草萋萋芦荻花,凉风袅袅大江涯。雨馀坠枣兼黄叶,日落归禽背绛霞。

俯仰群生同逆旅,栖迟百里亦离家。餔糟晚欲从渔父,倚待亭皋立杖斜。

朝廷平日祗尊儒,文武于今遂两途。闻说官军又旗靡,谁收黄石老人书。

高才沐新诗,笔力回万牛。
讽我挽河汉,溥将膏泽流。
吾闻天甚仁,爱民颁九畴。
人间失彝叙,乃有偏毗忧。
列星但随旋,一气同浮游。
讵敢弄天柄,私恩回旱头。
胡不自修德,和气浃九州。
奚烦雕肾肠,诗章远相求。
君其谕乡邻,此外无良谋。
尚几驻车骈,俯为观有秋。

政闻左辖振条纲,忽寄书来喜欲狂。字向池边添妙法,医从肘后验仙方。

十年契阔池如旧,两地相思意不忘。会面湖藩须有日,片帆行拟下沅湘。

大江东去天连水,薄暮萧萧朔风起。
须臾吹却冻云同,六花乱撒沧波里。
桥南桥北树槎牙,隔浦纷纷集晚鸦。
马嘶百折蟠云路,犬吠孤村卖酒家。
俯仰山川同一色,眼前不辨浪花白。
茫茫七泽与三湘,分明皓彩遥相射。
渔翁独酌寒江滨,顷刻琼瑶飞满身。
得鱼醉唱湖南曲,款乃一声天地春。
有时倚棹弄长笛,洞庭景物清无敌。
中流迢递望君山,但见遥空耸银壁。

苦瓜苦,有时锄。侬心苦,无时无。黄蘖苦,有时枯。侬心苦,无时无。

若得侬心无苦时,长河无曲路无巇。

圣圣既以远,古道何邈绵。遗训弗俱亡,明明垂简编。

万理具成宪,后王宜不愆。吕政弗师古,诗书烬馀烟。

傅说古良弼,纳诲心拳拳。至言乃龟鉴,宜哉千古传。

吾人思受益,无如师圣贤。君子贵自勉,彼昏胡不然。

河间兴礼乐,淮南泥神仙。择术诚在人,存亡讵由天。

吾宗有贤王,分藩世蝉联。日用动师古,肯为流俗牵。

苍黄免驰逐,货色咸弃捐。斋居静无事,妙契羲皇前。

嗟余沗宗人,见贤思与肩。昼读古人书,夜梦与周旋。

吾宗契吾志,夙夕恒乾乾。声光腾玉牒,流芳万斯年。

皇祖有彝训,典则相后先。宪章在诸孙,百世同勉旃。

闻人有善己伸眉,倒廪倾囷更不疑。
菶菶萋萋竟何许,卷阿空老凤皇枝。

忆别高堂凡五载,今日重游鬓毛改。长老惊为倒履迎,林园却似留春待。

松间旧榻下陈蕃,席上清樽倾北海。是日云销天宇清,大开南阁兴纵横。

钩帘晚峰万树出,俯槛晴坞千花明。少长须臾亦星聚,歌吟间作如韶鸣。

乃知此地即仙隐,万里何必求蓬瀛。

郑卫河南北,风声百里闻。平成怀禹绩,郡县忆秦分。

健马嘶沙墅,惊鸿下水濆。皇明声教广,远近正同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