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美人四首 其一 正面

似共春风别有缘,美人初见下鞦韆。花阴满地日卓午,芍药金盘五色鲜。

郑允端(1327 ~1356)字正淑,吴中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猜你喜欢
江海多豪气,朝廷有直声。何言马蹄下,一旦是佳城。
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岂知公偷闲,临水照缨绂。
虽微八川雄,暴怒常至沸。
傥或水山阴,清流可共祓。
贪德实以济,行地不郁郁。
赵洛与陶丘,相比亦仿佛。
解后逢公赏,一洗伏流屈。
可爱不可唾,众议那可咈。
彼是公余波,本来非俗物。
西园最多趣,永日自忘归。石濑流清浅,风岑澹翠微。
晓翻红药艳,晴袅碧潭辉。独望娟娟月,宵分半掩扉。

春风楼阁燕需颁,歌近云霄挂魄寒。翠羽钗光辉蜡炬,紫霞杯影动雕盘。

天心首庆三时乐,国步知同九鼎安。午夜烛龙明别观,传呼犹许万民看。

丝路萦回细入云,离怀南陌草初薰。
茂林修竹谁同禊,明月春萝定勒文。
燕忆铜鞮来不定,鸿归碣石信难分。
东风莺友应相望,懊恼孤飞不及群。

我欲乘桴从鲁叟,一观出日恨无由。扶桑只在船窗外,怅望娄江日夜流。

天道有昼夜,动息两不争。喜昼而悲夜,无乃非人情。

嗟余婴此患,何以处死生。衾裯既已温,筦簟有馀清。

人皆乐睡乡,胡我独惺惺。自从出门来,十卧九不宁。

夜则摇其精,昼复劳其形。常恐大命至,奄忽道无成。

公卿是何物,性命乃可轻。学道三十年,此心犹未安。

辗转一夕间,扰扰千万端。病以爱为本,忧怖乃相干。

物生每徇性,夙习不可刊。顺或忘其源,逆则撄其湍。

心迹既以违,调伏良亦难。逝将放吾意,俯仰得所欢。

真际未可期,庶以澄内观。

九江梁楚竟诛夷,自古才高必见疑。脱使郦生犹未死,将军来此亦何为。

金谷楼空,玉津园废,恨满铜驼。记据梧南郭,赋成乌有,种花西圃,乡号无何。

自为羲皇,不知魏晋,此事凭教春梦婆。苏门路,叹回车腹痛,吾又经过。

翟家雀散空罗。生子谁如仲也多。向堂中听雨,徒怜载酒,湖边对月,还忆闻歌。

旧业都非,故书犹在,若有人兮带女萝。仍长叹,慨当年结想,未遂岩阿。

观尘境尽。总把浮名修整。此假合形骸皆不悟,犹然待、巧妆驰骋。百岁韶华能有几,到七十、难逃逝景。*里面真真,罪业愈重,无由祛屏。如省。当初一点,莹清明炳。速认他、从来呼甚麽,元是圆成光影。又唤金丹仍粒粒,好做主、重令永永。愿凡世、人人个个,回头浇淳休逞。

东篱数丛菊,已著金粟蕊。重阳能几时,使我日屈指。

向来陶渊明,勿谓今已矣。我欲置樽酒,采之杂浮蚁。

我昔游北固,飘飘紫霞裾。
手招云中君,啸傲惊天衢。
一别回尘寰,于今五载余。
缅怀城中朱紫客,朝台暮省相催迫。
东华翏使传宣来,喜动诸公蔼春色。
偶遭祸乱居山中,衣冠面目尘土蒙。
儒坑选冷难得调,兀兀且作经年穷。
不知故人念我否,诗成远寄南飞鸿。

病来旬日负新缘,青白双眸任倒颠。闻道新诗誇郢调,何人赓和百花前。

屋上无端雨乱飘,雨留石罅碧寥寥。浮光出穴藏丹浅,浣水为花到地消。

石发年深长满洞,玉鱼春冷未生苗。泉中自是蛟龙窟,顷刻阴云满树腰。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
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诗中丘壑梦中缘,回首登临已六年。昔日酒痕今日梦,三生石上有啼鹃。

细数交游四十春,期君寿域作天民。白云不护寿前石,黄壤先埋席上珍。

五尺丹旌书处士,一编藻句记诗人。伤心未及灵輀送,重对青山泪湿巾。

茅屋青岩半,云来路已迷。树深松鼠竞,花暗竹鸡啼。

绝壁吹寒瀑,空潭饮素霓。日斜山影里,樵语下前溪。

遍身是,通身是,
净洁浑身涴却屎。拽来露出猛风吹,
谁教背手摸枕子。

日日柴门闭好春,不知江上有迷津。直须万斛舟横浦,待渡君看两岸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