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家住在江南水乡金陵边,嫁给了长安少年。
回首故乡双泪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边。
战争何时能完结,明月何时能再圆?
吟成这首怨曲向君弹唱,不觉心凄弦也断。
注释
怨歌行属乐府曲名,属《相和歌·楚调曲》。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长安少年:西汉武帝时,多选良家少年宿卫建章宫,这些人便有“羽林少年”、“长安少年”等称呼。
何处天边:指远在天边的故乡
胡尘:泛指中原与北方及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战事。尽:指战事平息。
此曲:指这首《怨歌行》曲。
断弦:弦断。“心随断弦”指心随断弦而碎,表示悲痛到了极点。

赏析

  开头两句,以本住南朝京城金陵(即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而不意远嫁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女子,比拟自己本为南朝忠贞之臣,却于政局突变中误陷异域,羁留于北朝京城。一“住”一“嫁”,衔接紧凑,出语天然;但,是喜是悲,尚未分明。于是逗起悬念,引人观瞻。

  紧接着三四两句,用“泪落”这一饱含激动情态的特有形象,回答并肯定了是悲而非喜的前面悬念;又以“何处天边”的疑问,拓开了绵远而深沉的想象与思念。由“金陵”而至“长安”,地域虽远,但都属于京都大邑,相比于荒漠苦野,犹未见其太大的不幸。申之以“不知何处天边”,就把女子(诗人自己的喻体)身在长安却终日向故乡引颈远望,望眼欲穿,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态,鲜明地突现于画面。魏晋时期人们有“举目见日,不见长安”(见《世说新语·夙惠》)的说法,以“日下”喻京都。这里诗人却反拨为身居京都长安而远望天边故乡,仿佛那遥远而又分明的“天边”,才是真正的“日下”,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引发力。

  五六两句,以“胡尘”与“汉月”并举,对仗工整,精警显豁。用一贬意分明的“尘”埃,笼括北方“胡”地;又用一美感鲜朗的“圆” “月”,象征南方的祖国。并进而一呼“应尽”,一盼“更圆”,于委婉中流溢着激越之情,在期望中潜孕着愤慨之意,产生含蓄而又深切的美学效应。

  最后两句,以“君”这一为自己热恋苦思之人,象征南方祖国,并表明自己正为祖国而动情歌唱;由于异乎寻常的心情激动,在洒泪悲歌的同时,竟不知不觉地将伴奏的琴弦拨断了。以“断弦”收结,不仅使人目睹其形,亦能令人耳闻其声,还能触发人们的绵缈思绪:弦虽断而弦上之音仍余韵袅袅,回荡空间,萦绕心头,……可谓涵不尽之幽思如在眼前。

创作背景

  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庾信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梁都城江陵,元帝被杀,梁朝覆灭,而他被迫留在长安。北周取代西魏后,他又被北周留用。在当时,金陵是南朝的国都,长安是北朝西魏和北周的京城。庾信被迫羁留北朝,虽然受到西魏和北周的礼遇,优居高位,但故国之思和乡关之念却时时折磨着他的心灵,使他痛苦不堪。此诗即借女子自伤远嫁,来抒写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南方故园的思念之情。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猜你喜欢
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振摇三蜀地,耸发万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
大宝归玄谶,殊祥出远池。法天深罔测,体圣妙难知。
俭德为全德,无思契十思。丕图非力致,英武悉天资。
正直方亲切,回邪岂敢窥。将排颇与牧,相得稷兼夔。
盐出符真主,麟来合大规。赓歌随羽籥,奕叶斅伊祁。
寡欲情虽泰,忧民色未怡。盛如唐创业,宛胜晋朝仪。
旰食宫莺啭,宵衣禁漏迟。多于汤土地,还有禹胼胝。
视物如伤日,胜残去杀时。守文情的的,无逸戒孜孜。
轩顼风重振,皇唐鼎创移。始闻呈瑞石,又报产灵芝。
覆帱高缘大,包容妙在卑。兄呼春赫日,师指佛牟尼。
佳气宸居合,淳风乐府吹。急贤彰帝业,解网见天慈。
粟赤千千窖,军雄万万儿。八蛮须稽颡,四海仰昌期。
玉辇嫔嫱拥,宫花锦绣欹。尧云同叆叇,汉祖太驱驰。
氛祲根株尽,浇讹朕兆隳。山河方有截,野逸诏无遗。
境静消锋镝,田香熟稻r1.梦中逢傅说,殿上见辛毗。
金镜悬千古,彤云起四维。盛行唐典法,再睹舜雍熙。
祝寿乾文动,郊天太一随。煌煌还宿卫,亹亹叶声诗。
饮醴和甘雨,非烟绕御帷。银轮随宝马,玉沼见金龟。
杳杳闻韵濩,重重降抚绥。魏徵须却出,葛亮更何之。
简约逾前古,升平美不疑。触邪羊唅唅,鼓腹叟嘻嘻。
迈五方云大,超三始见奇。锦霞连紫极,仙鸟下峨眉。
谢傅还为傅,周师又作师。纳隍为永任,从谏契无为。
子子寰瀛主,孙孙日月旗。寿春嗟寿域,万国尽虔祈。
捧日三车子,恭思八彩眉。愿将七万岁,匍匐拜瑶墀。
芝兰桃李环围著。拥和气、浮帘幕。寿斝交飞争满酌。一声珠丳,数敲牙板,应有梁尘落。腰金虽重何曾觉。更看悬鱼上麟阁。不用祖洲寻灵药。平时阴德,几人今日,额手称安乐。

纤纤碧叶浅黄花,暗淡香飘物外家。培壅莫教摧露下,春风岁岁长灵芽。

检点秋光莫问天,只从鸿雁见推迁。
未霜杨柳老多病,既雨芙蓉美少年。
分漕得洛川,谠议更昭然。在省曾批敕,中台肯避权。
所悲时渐薄,共贺道由全。卖与清平代,相兼直几钱。
十年足不到承庵,抚事兴思重怆然。
风急雁行斜漠漠,夜深蟾影弄娟娟。
炉亭暖彻通宵火,鱼板惊残向晓眠。
欲识本来真面目,杖藜未免再留连。

坡诗洋洋海波注,疏川导浍得施顾。施书舛削顾名湮,宋邵何心错同铸。

吴兴山水接吴郡,多少峨仙旧游处。两公铅椠亘冥搜,盖代英灵傥来护。

析薪负荷仓曹贤,补缀低行得依据。松烟枣版剧珍重,傅十八官欧楷著。

为期凿楹寿先业,岂止酬缣恤贫故。风雨荒庵老学尊,文章法乳眉山付。

论交新旧快提奖,序酬武子诗赠傅。如何景定郑吴门,遽抱遗编叹漫冱。

六十年才电去疾,七万字山星列附。印本惊逢郑补前,初脱自木神采具。

匑匑锡山桂坡老,实始收藏等琼璐。迭经毛宋几沦芜,直待苏斋发扃锢。

归依今得南海公,古椠英英压书库。当时苏斋拜生日,年年蹋雪我公与。

双屐一笠神来思,两施一顾祀应袝。七百载阅沧桑多,卅一卷犹星凤翥。

今晨秋馆疏雨歇,为展檀函古香赴。我公嗜古重表微,何不重将贞木锯。

一为雪堂张羽翼,宁止西陂纠缪误。我虽蹇劣如策驽,傥许校仇勤扫蠹。

坡词补注竟零落,莫由合并同豁露。争传铁绰大江东,谁解忽雷长短句。

舟过水无迹,云收天本清。外物自纷扰,吾心良独明。

觉公仪度人谁识,升也玄微我似知。石上相逢松寺晚,天涯留别草亭诗。

青山作伴谁当主,白首同心想未迟。我有冠巾俱在此,鲁齐何恨不同时。

暑设青練幕,晴更皂葛巾。
家贫犹气象,人老亦精神。
蜂闹花生计,蛾翾茧化身。
静中观物变,同是一天真。

锦䋏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玉河桥下水如车,杨柳当门是我家。
飞过红尘三四点,有人骑马向东华。

崇冈积苍雪,罗立展屏幛。巘崿荦确中,芟夷得平旷。

四顾何巍然,镵云开叠嶂。山如众星列,环拱皆北向。

一亭据中心,势欲两相抗。天高氛翳消,春还淑气畅。

激水流羽觞,鸣琴发清唱。俛仰宇宙间,览古兴慨忼。

危栈梯空上,人行香霭中。险应踰鸟道,幽已出龙宫。

日月三天近,风云一径通。何时倚飞翠,极目送孤鸿。

吟袖舞天风,轻鞋策瘦筇。湿云辞怪石,凉月上奇峰。

樵唱穿林曲,僧撞出岭钟。横江清夜鹤,归宿大夫松。

萱草丛高石渐低,薰风庭院午时鸡。偶因元日同观画,笑饮屠苏为品题。

相趁探春去,琴尊一为携。
花繁那辨树,湖荡不分堤。
老益希新好,闲能补旧题。
酒家知在否,烟雨段桥迷。

小孤山断大孤山,翠锁中流第一关。惆怅芙蓉江上客,天寒日暮不知还。

明朝蚤蚤起插田,东方未明云漫漫。
阿婆拊床呼阿三,阿三莫学阿五眠。
汝起□火烧破铛,麦饭杂菽炮鲞羹,
邱嫂拔秧哥去耕。田家何待春禽劝,
一朝蚤起一年饭。饭箩空,愁杀侬。

金谷繁华春满,香迷锦障尘浮。珍珠十斛换温柔。

舞馀红避影,曲罢月如钩。

一树浓花委地,千秋名为君留。季伦原自解风流。

蛾眉争绝代,红粉几高楼。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