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辟天下,建太平,功揭日月,泽注河汉,金革尘积,弦诵风布。乃有睢阳先生赠礼部侍郎戚公同文,以奋于丘园教育为乐。门弟子由文行而进者,自故兵部侍郎许公骧而下,凡若干人。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祥符中,乡人曹氏,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之庐。学士之子,殿中丞舜宾,时在私庭,俾干其裕;故太原奉常博士渎,时举贤良,始掌其教;故清河职方员外郎吉甫,时以管记,以领其纲。学士画一而上,真宗皇帝为之嘉叹,面可其奏。今端明殿学士,盛公侍郎度文其记,前参子政事陈公侍郎尧佐题其榜。
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梁园,归于鲁堂。辛甫如星,缝掖如云。讲义乎经,咏思乎文。经以明道,若太阳之御六合焉;文以通理,若四时之妙万物焉。诚以日至,义以日精。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然则文学之器,天成不一。或醇醇而古,或郁郁于时;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至于通《易》之神明,得《诗》之风化,洞《春秋》褒贬之法,达礼乐制作之情,善言二帝三王之书,博涉九流百家之说者,盖互有人焉。若夫廊朝其器,有忧天下之心。进可为卿大夫者,天人其学,能乐古人之道;退可为乡先生者,亦不无矣。
观夫三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宜观名列,以劝方来。登斯缀者,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孜孜仁义,惟日不足。庶几乎刊金石而无愧也。抑又使天下庠序规此而兴,济济群髦,成底于道,则皇家三五之风,步武可到,戚门之光,亦无穷已。他日门人中绝德至行,高尚不仕,如睢阳先生者,当又附此焉。
鹫宫突兀傍银河,界破青冥一雁过。名士登高双泪下,故人回首万峰多。
新传蜃海登兵甲,若个鱼矶卧薜萝?尺五去天知不远,凭君才调问如何。
登高待重九,风雨恐相妨。预约来金地,迟留坐石床。
一樽乘野兴,同赋揽秋光。天迥云全白,山空树半黄。
风声寒飒沓,日色晚苍茫。老病偏多感,跻攀且自强。
片言干气象,千载见文章。海右诸名士,深知谢客狂。
洞庭之山天下奇,冈峦百转盘青螭。金堂玉室白云锁,中有仙客来栖迟。
方睛秀骨郭文举,孤剑青鞋出岩户。朅来此地访禅翁,共扫松花谈太古。
拿云忽驾升天行,西归只履埋岩坰。声流影散遽如许,故山惟有松风清。
道师怀古兴不浅,堂宇横陈迎翠巘。悠悠遐想山阿人,水带云衣犹在眼。
凉飙五月吹浮埃,蕉旗竹?摇空阶。我来箕踞发长啸,月光飞射云楼开。
寸心浩荡逸天外,欲去复住聊徘徊。永怀西山五色药,服之羽化登蓬莱。
雪晴冰泮春生,卧龙跃破重湖浪。乘时送喜,灵光辉焕,人间天上。
舞榭春融,歌楼月满,尽怀欢畅。听钲铫共奏,太平风景,尊中酒、休多让。
蓦地轰雷惊放。恣回旋、星流云荡。沧溟望□,玉京应在,谁探珠藏。
瑞凤斜骞,祥鸾轻翥,竞呈嘉贶。问何人、巧思飞腾神物,使行诸掌。
钜海截上国,危星转清旻。去来抵二极,俯仰适周晨。
往鹘无遗影,潜鱼有纵鳞。劲风山叶碎,浓露草根匀。
卓彼赵李辈,郁为唐宋臣。忤恩非弃置,知命有高屯。
妙句铿金石,荒台蔓蒸薪。凭高重回首,怀古独伤神。
记别玉堂夜,来寻丹灶春。常恐学仙侣,亦犹辟世民。
蓬莱虽异坞,即此是通津。
蓬莱高阁与天同,雪过栏干万里空。湖海乍惊银汉落,乾坤都在玉壶中。
扁舟漾漾思乘月,病骨飘飘欲御风。辄莫画图传北阙,承明人更出江东。
还望梅峰半,茅斋起寂寥。径通岩顶石,楼瞰海门潮。
蝉嘒风中竹,蜗行雨后蕉。澄心点《周易》,滴露在林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