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玉尘,十指寒欲堕。西斋借微温,妙语惊咳唾。
诗成酒行间,一扫飞电过。坐令止酒陶,酒戒为君破。
但愁飞絮零,似我霜鬓鬌。他年玉堂人,伴直谁对卧。
恨无屈宋才,共续离骚些。
莲房坠粉梦京华,戎马飘零何处家。无那江城传一纸,隔年又唱落梅花。
主圣恩常厚,臣愚分固安。幸蒙宽斧钺,敢复齿衣冠。
离思萦千绪,私忧起万端。须知临别泪,不为恋微官。
浮世无边尘累。勘破幻缘能几。亿劫冤亲,千生契识,薄似片云情义、空自愧。
奸巧机关逞英雄,徒增业翳。用尽深谋诡计。奔竞是非名利。
造物无私,灵台自昧。苦海沉津如炽、净抛弃。野水疏林绝行踪,月明风细。
乱后重逢大是难,莫将襟上泪痕看。鹤归华表湖山在,雁度空城雨雪残。
雨姓弟兄连短榻,十年师友忆长安。那堪相见俄相别,孤棹寒波阅岁阑。
疏山住住莫葱葱,龙牙且无祖师意。须信扑牛另有方,不犯锋铓震天地。
墙东有隙地,荆菅瓦砾积。俯首荷耰锄,得此五弓辟。
南邻有丽春,纷纷间朱白。乞分五色种,剪缕比纨帛。
初日照殷红,残霞映浮碧。闲时列酒茗,坐卧兼枕席。
遂可忘穷年,岂止破萧摵。三更持烛游,早起独吟惜。
今年姑小试,纷然满篱格。来春扩西偏,烂漫补墙缺。
回想今春花,吟诗又陈迹。
吾家右江老,抗节无馁容。饿死岂相法,禀节时正逢。
片纸发粤难,褒忠蒙帝封。伤哉确不拔,血胆归乾龙。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钟王之法益微。
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诗论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
闽人黄子思,庆历、皇祐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予既与其子几道、其孙师是游,得窥其家集。而子思笃行高志,为吏有异材,见于墓志详矣,予不复论,独评其诗如此。
好在软绡红泪积,漏痕斜罥菱丝碧。古钗封寄玉关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