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世俗纷纷竞祝年,新持七戒独澄然。小窗读易昼常静,短榻凝神宵不眠。
爱爇名香留宿火,閒烹庭雪代清泉。知君自有逍遥诀,懒读南华第一编。
衰柳萧条断流急,短蓑钓雪风烟湿。大江渺漠去不还,万顷瑶光浸寒碧。
林侯重是三山英,乌台久共冰蘖贞。俯仰乾坤竦毛骨,巨鳌一撤凌空行。
富国才疏合自羞,清时无补但优游。只知钱向纸中裹,不信能教地上流。
河伯誇秋水,未知东海深。众人尚雷同,安识志士心。
志士有苦心,心苦道自舒。上山思采玉,入海贵探珠。
至宝非外假,真诠岂予诬。独行何凉凉,阔遵溯周衢。
虽无凌风翰,眷此适国都。升天而游雾,惕哉子大夫。
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
之子难忘骨肉情,远寻仲弟入杭城。好山半乡舟中看,佳句多于枕上成。
驿路牛羊归暮色,江桥鼓角动秋声。端淳耆旧今无几,为问湖边老净名。
帘捲西风月似钩。数声征雁度妆楼。身如弱柳岂禁愁。
几片轻云犹带雨,半庭黄叶乍惊秋。画屏闲倚望牵牛。
暖风迟日弄春晴,浑似龙眠画里行。沙路半随堤尾曲,几家桃李鹁鸪鸣。
岭上朅来观白云,翔鸾奋鹤浮天英。斜开锦绣春树满,溶溶半露遥山青。
忽然变现成苍狗,万里长风霍无有。海龙塞气不敢吹,日照虚空无老时。
青云招不来,白云留不住。我欲赋停云,云停渺何处。
梢云阻日引清风,抱石盘根造物工。凌厉四时同一色,不知何岁植岩中。
临皋道上停骖处,佛子冈头话别时。聚散浮踪悲海梗,屈伸吾道任天机。
一杯醽醁金樽尽,万里云霄玉舄飞。宇宙事多皆分内,江湖廊庙更何期。
遇仙漫作题桥客,桥作仙题似有神。玄鹤再来人不识,赤龙深锁十千春。
至人学道师赤松,神姿逸气心芙蓉。手五明扇腰雌雄,凭空架铁超鸿濛。
玉距痕深雕锼工,巨迹千古镇蜍峰。狂飓怒涛锁鱼龙,夜醒月凉水笙镛。
骑吏无鞍鸾鹤从,朝侍玉堂朵云红。天乐隐隐声彻空,俗耳可闻不可逢。
渺视齐州等蠛蠓,沧海有时扬尘风。独此琼馆留人封,神仙之说非梦梦。
士民尸祝社稷同,椒醑鞠?瓜枣供。余非紫阳山人翁,若为诗之铭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