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
别梦醒天涯。怊怅年华。怀人无奈碧云遮。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
小字记休差。年经些些。苏州花月是儿家。紫杜红兰闲掐遍,何处蘋花。
懒把腰肢学小蛮,凉云初月淡垂鬟。携君却好青山去,三峡流泉在指间。
山童泽涸欲金流,小雨廉纤陡变秋。河朔饮徒方快意,鲈鱼归兴不如休。
歌姝况有飞琼侣,结客当为掷果游。一曲阳关肠断尽,未应闻此不迟留。
亭前有两径,俱取弇山右。处处饶胜奇,谁能双举肘。
扣楫声太苦,听我采莲歌。且将盛年容,持比芙蓉花。
流溪认得曾游处,更欲搜寻到别峰。山鬼似嫌黄叶响,洞门都遣黑云封。
龙芽颇觉僧怀苦,羊肚何妨野味浓。惭愧下贤贤太守,难辞林壑一重重。
长安蹀躞共芳尘,冉冉回惊十五春。相见俱怜玄鬓改,故知敢谓白头新。
袖中锦字愁漫怜,海上渔竿羡隐沦。便欲拂衣从汝去,已教人制白纶巾。
夜寒蟋蟀语秋根,独客无眠忆故园。天作穹庐笼四野,月飞明镜照千门。
胡笳相应时时发,戎马初生处处屯。秉烛封书寄兄弟,一身犹滞海西村。
来似孤云出岫闲,去如高月耿难攀。若为化作修修竹,长伴先生篁㟳山。
雨歇春鸠鸣,屋头曜初日。百卉发华滋,满林生趣溢。
岩际云英英,篱边水活活。平畴连远山,青葱如一色。
柳岸驱犊行,花蹊荷缸出。努力事春耕,良时慎勿失。
明月入小窗,竹影画几席。谁家人未眠,声声送长笛。
北望沧溟大,茫茫天地间。回环知万里,缥缈认三山。
汉使何年到,星槎度岁还。蟠桃应已熟,方朔在人寰。
烧土乃成埙,八音有瓷作。桐材易以制,取韵果奚若。
尝闻古琴台,列瓮宛藏橐。鸣弦应虚响,风籁转松壑。
谁令哀玉弹,翻向陶家托。修内重官窑,供御想如昨。
希声代传宝,长奉歌风乐。赋质谢虫穿,无劳鞠通索。
古黝隐沈沈,冲然具元泊。鉴赏自天题,浮光映铜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