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闹排场经过乐回闲,勤政堂辞别撒会懒,急喉咙倒换学些慢。掇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郸。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倦鸟知还!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既然走过了热闹的戏场,享受一回安闲又何妨。既然辞别了忙碌的公堂,显露一会懒散也应当。急性子连珠炮说话倒了嗓子,如今不妨学着慢些儿讲。就是搬来了梯子,也别往高危处上,荣华富贵不过是一枕黄粱。世风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世路险恶,一方赛过一方。您不见鸟儿到了黄昏,还懂得调转方向,朝着自家的旧巢飞翔!
注释
闹排场:热闹的戏场。乐回闲:享受一回安闲。
勤政堂:官员的办公场所。
掇梯儿休上竿:元人有“掇了梯儿上竿”的俚语,意谓只知贪进而不考虑退路和危险。
梦魂中识破邯郸:唐沈既济《枕中记》述卢生在邯郸(今属河北)旅舍中入梦,享尽荣华,醒后发现店中黄粱尚未炊熟。

赏析

  李仁仲以“懒慢斋”为自己的斋号,其愤世嫉俗的反语意味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更是将主人的此层含意铺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把纷纷扰扰的世俗人生比作戏场,“闹排场经过”五字便概括了李仁仲此前的全部阅历,而“乐回闲”则是从戏场上抽身脱出,从容获得作壁上观的闲适和享受,所以这一句已对“懒慢斋”的性质和意义作出了总评。以下两句分别诠释“懒慢斋”中“懒”和“慢”的含义:过去在官场中忙忙碌碌,所谓“勤政”,如今无官一身轻,“撒会懒”是天经地义的事;过去性直口快,在戏场上扮了个“急喉咙”的角色,结果吃力又不讨好,如今稳坐场下,“学些慢”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三句中都包含着截然分明的对比,语言冷峭,既回顾了“懒慢斋”主人曾经沧海的阅历,又显示了他达道知机、急流勇退的明智。从这段开场白中,读者已可见出李仁仲以“懒慢”命名斋室,是在他脱离官场的桎梏之后;而作者探本究源,下文便转向对宦海风波的揭露。“掇了梯儿上竿”是元代的一句俗语,从作者在曲中的借用来看,李仁仲并非在官场中混不下去,他甚而还有“上竿”进一步发达的机会。好在他经历丰富,头脑清醒,早就识破了富贵荣华“一枕黄粱”的虚幻实质,不愿再步邯郸旅店中卢生的后尘。也亏得他如此果断,不愧为未雨绸缪,因为官途上一天比一天黑暗,一处比一处险恶,时间、空间都充满着危机感。“倦鸟知还”出于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名句:“鸟倦飞而知还。”作者用“君不见倦鸟知还”的反诘,是代李仁仲述怀,写出了“倦鸟”飞还“懒慢斋”的理所当然。

  这首小令,起首三句用鼎足对,表现出对宦海仕进的失望和轻蔑,是疏狂语;四、五两句,借俚语、典故表明急流勇退的果决和明智,是经验语;六、七两句,则直言沉溺官场执迷不悟的危险,是警诫语。由此引出的“倦鸟知还”的结论,水到渠成,饱含着对友人求取“懒慢”的理解与赞赏。全篇一气呵成而感情由缓趋迫,句冷意隽,老辣灏烂,遣词用句都体现了元曲“当行派”的风格。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猜你喜欢
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终须结西社,此县似柴桑。

捲尽顽云玉漏中,月华如水浸层空。一轮圆缺常时见,万里阴晴此夜同。

突兀楼台圆昔日,高低禾黍自秋风。转蓬地远归心折,尚想霓裳舞旧宫。

荒园老蔓菁,空见根叶大。苦硬螫人口,弃去何足赖。

穰穰来万蚁,微醒有馀嘬。

梅萼争红,向亚相生朝,开边春丛。冻含香雪,晴弄和风,绿毛凤子相从。

正衮衣清暇,罢节钺、洗沐佗宫。恐京朝,愿朝廷更假,三载居东。

公如古公天寿,得白兔双丸,绿髓青瞳。好德康宁,年过耆艾,未来耇造无穷。

作万民师保,将雅颂、尽变鸾中。更歌风,俾圣人膏馥,沾丐童蒙。

千峰如帐瞰岩扉,灵物何年向此飞。潭底火符玄铁简,嶂头金母白绡衣。

海多云雨应长往,壑暗藤萝久不归。洞外蛟蛇常起陆,可能消伏运神机。

泪满双颐雪满颠,一身憔悴自应怜。座中谁似杨开府,莫易逢人话少年。

臣弹筝,君进酒。君持觞,臣为寿。君王沉醉宫生春,儿家乃有握槊臣。

赵郡痛哭宫门首,臣为国家不为酒。珠帘终蔽和士开,兖州刺史需君来。

士开生,赵郡死,非常作事有龙子。

苦节收来烜古今,百年当日为谁深。须还妇女无穷计,亦是人间本分心。

冯道胡为千古唾,刘家却此两真金。我知东白文章泪,铁石人看亦满襟。

蛇露根穿岭,龙眠影在潭。

晨铎语西风,衣单怯露浓。豆苗遮地黑,柿实照园红。

晓色苍茫里,秋光惨淡中。永怀东汉士,风裁李膺雄。

秋阴疏梧桐,暮寒老蒹葭。
病鹤卧空谷,游鸿起平沙。
飘摇征衣单,寂历津堠赊。
中年不禁别,湘江渺天涯。

忆昔初通贽,鸡盟订自天。姓名虽久识,邑里各相悬。

倾盖衷肠合,分襟梦寐连。奇才骇神各,浮议谤迍邅。

翠羽悲鹦鹉,红颜落杜鹃。瘦因粱肉减,忙为艺文缠。

暑阁朝横膝,寒斋夜耸肩。扇摇倭国纸,被拥日南绵。

宝玉深藏璞,骊珠暗在渊。未逢宣室召,甘向茂陵眠。

经史心俱醉,王公眼尽怜。长庚重孕白,司马复生迁。

踪迹多方到,风波几处全。反躬思寡悔,搔首动追愆。

路口弹长铗,江心补漏船。自缘三岛谪,敢望九霄骞。

雅操坚如石,生辰薄似砖。四时恒旸若,双眼独醒然。

燕寝凝香处,清霜点鬓年。词章夸敏捷,篆籀擅穷研。

梦绕江湖上,身依客旅边。韬光封镜匣,病缓佩弓弦。

孤比悬崖竹,清同出水莲。放歌来树底,舒啸立山巅。

命仆呼声煦,逢人礼貌虔。烟霞成痼疾,笔砚是良田。

到处诗名播,谁家酒债牵。楼船妆雪洞,白马覆红毡。

缨濯沧浪水,茶烹义井泉。土抔挥镪楮,木偶视豪权。

哕哕丹山凤,行行陆地仙。蓬瀛三万里,锦绣几千篇。

厌俗常居寺,谈空惯问禅。善书修殿记,不受卖文钱。

误爱予多幸,相过意每专。时从鸡黍约,共话结交缘。

畏饮杯浮毒,雄谈鼎沸煎。书筒疏未久,讣札报何遄。

仙子形骸蜕,台郎道义坚。敛含依法制,冠履择新鲜。

精爽还乡里,悲愁满市廛。贞妻浑欲死,令女半成颠。

天泣霜华降,风号树影偏。仙班仍入籍,灵性了无眩。

神逐鸾箱下,幡随鹤驾旋。药方真索隐,诗句愈钩玄。

海鸟归华表,门生扫墓阡。沉沉寒食雨,澹澹夕阳烟。

已说登佳境,无劳叹逝川。招魂今日赋,遗事后人传。

正直聪明者,皇天不负贤。

我昔扁舟上耶溪,寻君直过丹井西。
长松月冷啼子规,春风满地芳草齐。
楼殿玲珑金碧涌,钟声不出松云重。
老猿掬涧山影乱,翠禽啄露岩花动。
此时相见不作难,握手笑上松花坛。
坛下十万青琅轩,空阴漠漠常风寒。
我对青山论今古,青山茫茫无一语。
知其与我忘尔汝,石瓢酌我云根乳。
冷然使我肝胆清,飘裾欲度浮云轻。
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
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
洞庭湖上听夜雨,仲宣楼头望明月。
茕茕对景伤古情,寸心欲吐书难凭。
何当相晤一抵掌?与君细看真兰亭。

携有诸孙在,嬉声想共闻。未能承妇道,徒尔拜姑坟。

俎豆心先洁,蘋蘩手自薰。凄然松柏下,洒泪满寒云。

绿树坐黄鹂,青秧点白鹭。睡起倚船窗,知是江南路。

我昔温陵行,始初得许侯。温陵故佳胜,况从吉士游。

日月虽无几,所乐良绸缪。归来十载间,再见朝王州。

故人重相遇,尊酒更劝酬。欢意我已衰,壮心君益遒。

君颜反更少,我但未白头。乃知中都劳,岂若江湖优。

嗟哉石渠客,有似鱼被钩。何不断去之,未知所从流。

羡君翩然归,春风帆画舟。锦衣乡治中,弩矢驱道周。

旧庐何光辉,高堂荐甘羞。仕者固应尔,自馀信悠悠。

送君喜宁已,顾我愧莫收。幸君谢友朋,我志无所求。

海水飞花到上林,气形和处总由心。
采薇指日休兵甲,宿麦连云办辇任。
炽炭酒行怀往昔,老枝诗句诏来今。
燮调妙用谁知用,端在崇阳与抑阴。
有人尺锦长安来,远寄宝匣手自开。
红云紫气灿虚室,铗中青蛇鳞生苔。
诚携掌握一挥动,瞬息天地兴风雷。
少年志气老益壮,惟愿圣诏下九垓。
厩中我有汗血马,与汝直北清氛埃。
丈夫当为国雪耻,笑指经生真不才。

占断山川列阵形,龙鳞凤翼应天星。翻嫌战染诸羌血,欲挽银河洗甲兵。

蜗利涎濡乘雨去,蝶惩弱质避风飞。
雨晴剩有蜗粘壳,风定还看蝶晒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