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薄铺凉,露轻晞月,帘挂碧天秋浅。倚鹤琴闲,照萤灯瘦,依依梦随蕉扇。
念极浦、人琴后,西风片帆远。
恨疏懒。趁扁舟、又孤游兴,频冷落、湖山旧时鸥伴。
清雾湿屏纱,絮荒庭、虫韵凄婉。万感烟鸿,寄相思、梧叶怕剪。
对空江残角,一夜蓼花红怨。
公漪爱我草书好,画成即遣作今草。角扇屏风总不辞,龙蛇飞动为君扫。
古来草圣称张芝,神变无方吾所师。点画精微尽天纵,岂惟劲骨兼丰肌。
二王笔精复墨妙,思极天人无不肖。率意超旷我亦工,研精体势未知要。
汉人遗法久无传,用笔从来贵极圆。怀素颇得草三昧,夏云随风任盘旋。
米芾神锋每太峻,大黄远射力愁尽。张旭颠草虽自然,亦伤雄壮终非晋。
我今学草常苦迟,未能变化犹矜持。裙滑无多羊氏练,水清安得伯英池。
伯喈作书必纨素,欲购千端与毫兔。仲将如漆墨盈箱,左伯光妍纸无数。
为君乱作一笔书,心手窈冥随所如。蛟龙拿攫恣夭矫,骤雨飘风教有馀。
秾纤折衷更精熟,每日淋漓须百幅。君之散隶亦入神,以之相易须神速。
君有尊人草篆精,凡夫赵氏同飞名。故君法书具清识,感激知己深余情。
笔力会当友造化,安得闭门日多暇。右军筋骨亦精心,与君八分早相亚。
茅屋八九家,小桥跨流水。市上何所有,寒蒲缚江鲤。
犬吠樵翁归,家家釜烟起。共喜宿雨收,霞明乱山紫。
山围黑谷翠漫漫,独许词臣息马看。跸道云开朝采正,蹛林风定雪华乾。
赋成特赐麒麟罽,宴出初擎码碯盘。岁岁八州人望幸,钩陈旗尾认朱竿。
城头月白乌夜啼,上下择木不肯栖。昔日养雏今已飞,哑哑唤母登好枝。
乌啼亦有树,子行得无归。车中娘娘发素垂,綵旌日向东京驰。
东京土美桑枣肥,衣食可以无寒饥。乌夜啼,啼何为,岁将晏矣归来兮!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郡守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