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立春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妇女头上的金钗摇动春燕斜戴着,树梢生出了嫩叶。水塘因春天来了开始泛起了波浪,气温因春天来了也开始回升。春天开垦土地用来耕作的牛儿也开始耕作了,春天到来了。
注释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又叫《江儿水》,属双调。五句。字数定格为七、五、五、五、七。多用为小令。
金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春燕:旧俗,立春妇女皆剪彩纸为燕,并金钗戴于头上,盛装出游。
木杪(miǎo):树梢。
火候:本指烹煮食物的火功。这里指气候温度。
土牛儿:即春牛。古代每逢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仪式,由人扮神,鞭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以劝农耕,谓“打春”,象征春耕开始。

赏析

  这是一支咏春的小令。描写立春节气的到来,万物欣荣,生机盎然的景象。全曲五句,写了春燕、春树、春水、气候和民俗。这些都是有着春天典型特点的五种事物。

  第一句写人们游春时的装束。虽然他只写了妇女的头饰,但就从这一点是很难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在游春时对装束的讲究。“春燕”是古代妇女立春这一天必戴的头饰。据《岁时广记》卷八引《荆楚岁时记》记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王沂公《春帖子》云:‘彩燕迎春入鬓飞,轻寒未放金缕衣。’又欧阳永叔云:‘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郑毅夫云:‘汉殿斗簪双彩燕,并知春色上钗头。’皆春日帖子句也。”妇女头上的金钗也有做成燕形的叫“燕钗”。也有用金银纸或绢帛剪成燕形戴在发上称为“幡胜”,也可互相赠送,这种风俗唐宋时就已有了。燕属玄鸟,春分而来,秋分而去。所以燕子是春天的像征。这句虽然是写妇女的头饰,但作者用了“影摇”和“斜”两个词形容妇女们轻盈、摇曳的步态,“斜”字让春燕真的要随着春风飞起来了。这两个词让这句顿生生机活了起来。

  第二句描写春天的草木。“木杪生春叶”写草木的欣欣向荣。古人有“春到草木知”的名句,树梢上长出了嫩叶,这一笔写出了春的活力。第三句写春水,春天来了,春风吹化了冰雪,让湖面荡起碧波。中唐时期白居易曾有《忆江南》词,其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佳句。白居易以初升的红日和碧绿如蓝的湖水形容春天。贯云石也用了同样的构思描写春天,先写了湖水马上就写日出。第四句写了和熙日光温暖宜人。“火候春初热”是形容气候渐暖了,火候指气温。最后一句写了古代迎春的仪式。

  这首小令以游春的风俗始,又以打春的风俗止,首尾呼应,写出了人们除旧迎新的喜悦心情。不仅如此,令中还包含着有趣的文字游戏,此曲用的是嵌字格,据明蒋一葵《尧山堂外记》记载:“贯酸斋尝赴所亲宴,时正立春,座客以《清江引》请赋,且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句中各用春’,酸斋即题.....满座绝倒。”不仅如此,而且此令格律甚严,三四句对仗。如此严格,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是写不出来的。贯云石是维吾尔族人,他对汉文化有如此深厚的功力,这是值得中华文学史上书写一笔的。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是贯云石一次赴宴时的应酬之作,因正值立春,为飨宾客,他以“金”“木”“水”“火”“土”为每句第一个字,写下这首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令。
贯云石
  贯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号成斋,疏仙,酸斋。出身高昌回鹘畏吾人贵胄,祖父阿里海涯为元朝开国大将。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让爵于弟,北上从姚燧学。仁宗时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称疾辞官,隐于杭州一带,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今人任讷将他的散曲与自号“甜斋”。
  猜你喜欢
样自桐川得,词因隐地成。好渔翁亦喜,新白鸟还惊。
沙际拥江沫,渡头横雨声。尚应嫌越相,遗祸不遗名。
一面妖桃千里蹄,娇姿骏骨价应齐。乍牵玉勒辞金栈,
催整花钿出绣闺。去日岂无沾袂泣,归时还有顿衔嘶。
婵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
绮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休怜柳叶双眉翠,
却爱桃花两耳红。侍宴永辞春色里,趁朝休立漏声中。
恩劳未尽情先尽,暗泣嘶风两意同。
无人袭仙隐,石室闭空山。避烧猿犹到,随云鹤不还。
涧荒岩影在,桥断树阴闲。但有黄河赋,长留在世间。
清和景气已非春,午阴浓处延诗人。
一杯佳茗沃嘉话,粲然三礼羞蘩苹。
洞庭手植清香发,金粟银须照肤雪。
薰风十里漾芳思,万斛明珠剖胎月。
素华绿叶骚颂中,光生南国德横空。
朗吟受命不迁句,对花不饮无惭红。
楚客舟航小,吴门雨雪繁。
兵戈方浩荡,江海失攀援。
浊酒非能醉,深交不易言。
明朝空寂寞,独对野人园。

苍莽意所适,驾言东出游。离心不可写,日夕结幽忧。

夙昔秉微尚,厚期无薄酬。浮沈失志气,艰虞集悔尤。

及今未丧宝,黾勉敦前修。逝将息尘虑,长揖归林丘。

春入翠微深,春风吹客襟。
相携木上座,来礼石观音。
老树积古色,薄云生昼阴。
林僧修茗供,默坐契禅心。

儿归来,儿归来,百年郎罢恨,何日宁馨回。东去但除严母墓,望思空筑茂陵台。

儿归来,儿归来,一声未尽一声哀。

客枕眠僧舍,巍然鹤发翁。
事如前日异,心与少年同。
一夜送春雨,五更临晓风。
梦回思往事,愁在不言中。

扁舟秋入嘉兴路。梦逐回波去。断肠名字说双桥。消受单衾孤独又今宵。

松阴暗转蓬窗双。霜重溪风晓。乱虫声紧冻丝丝。刚是酒醒人睡月黄时。

羲和忽西匿,阡陌散馀辉。澄江度双翼,遥岑明半规。

孤烟野店起,归人一何迟。遗荣羡父老,衰白无所悲。

东海有珊瑚,乃在龙伯宫。托根蓬莱绚,丹霞绚晴虹。

铁网求之无底谷,一朝置在黄金屋。绚家富儿不识珍,如意一击同飞尘。

岂如阆苑蟠桃树,一花一实三千春。

玉龙落峡喷飞流,空翠霏霏晚不收。软脚山堂一壶酒,莫凉閒对两峰秋。

蔽体可结叶,充肠难饭沙。风尘无日定,朋友各天涯。

既有杯中物,那愁鬓上华。古今归一笑,放旷是无家。

帐然集汉北,还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参差万里山。
楚关带秦陇,荆云冠吴烟。
草色敛穷水,木叶变长川。
秋至帝子降,客人伤婵娟。
试访淮海使,归路成数千。
蓬驱未止极,旌心徒自悬。
若华想无慰,忧至定伤年。

绛英绿叶斗炎光,艳色无多出女墙。欲借一枝来照眼,看时恨不在端阳。

若能相用语,教君一个诀。捻取三毒箭,一时总拗折。

田地成四空,五狗牙总缺。色蕴自消亡,六贼俱磨灭。

阎罗成法王,罗刹成菩萨。勿论己一身,举国一时悦。

一衲闲云出世心,何年投锡住香林。
空山有月泉鸣玉,净境无尘地布金。
开土竞来依海会,软言频见发潮音。
龛灯不绝炉烟馥,坐久铜莲几度沉。
有客有客,托於空谷。
问何以乐,乐彼幽独。
矫矫其松。籊籊其竹。
微风过之,泠然成曲。
岁曰莫止,霰雪交挥。
谁与晤语,怀我人斯。
我之怀矣,褰裳从之。
泥淖伊阻,中心怅而。
岂无他人。以翱以翔。
意气所亲,不能弭忘。
遥遥遗绪,久矣弗敭。
之子之秀,吾宗之光。
我有薄酒,子试歠兮。
雪霁江明,共此月兮。
企焉新诗,到蛰窟兮。
老子鬅鬙,正愁绝兮。

忆自南来征迈移,催人头白强支持。乐同泌水风何冷,饮学秋蝉露不时。

最幸家贫眠亦稳,堪怜岁熟我仍饥。仰天自笑浑无策,欲向西山问伯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