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留侯裔,传芳直到今。千年遗谱在,万水一源深。
剖石方知玉,淘沙始见金。簪缨联世胄,阀阅冠儒林。
吴郡名犹著,车溪迹可寻。幽光仍耿耿,流景自骎骎。
霜露孤猿泪,乾坤寸草心。紫薇山下路,佳气郁森森。
扁舟蒸暑闷难排,况复霉霖气欲埋。岂意薰风能解愠,乍来好雨足开怀。
炎云向晚多于岫,病骨兼愁渐似柴。忽忆采莲人已去,荷香十里趁芒鞋。
何物蕃儿颜渥赭,生来个个能骑马。公然剽掠恣南行,河湟戍卒尸纵横。
危城穷将呼天泣,都护不来谁救急。身无羽翼可能飞,一纪穷荒甘受围。
万里长安无一使,丐兵回纥何时归。懦将既诛绫易麦,一饱何辞蹈锋镝。
朝来群丑已登城,我军四面皆蕃声。万人解甲从蕃俗,强把皮裘更我服。
每直年年寒食时,禠裘南向吞声哭。汉将黄金空满箧,不见征西能报捷。
诗酒交亲半老臣,田园成趣自由身。回头行路风波里,得似先生有几人。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