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
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傍人先觉,到处被著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
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尝。
宋家行在日南迁,胡骑长驱百万鞭。潮海有灵翻佑贼,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定幽燕。
谁何哭,哀且危。白头母,朱颜儿。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
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
谁何哭,哀复哀。肠未绝,心先摧。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
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一日一夜閒,十生九复死。
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辛抱痛无人知。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
吾闻广成子,千二百岁居空同。又闻麻姑仙,三见清浅蓬莱东。
此皆荒唐何足道,不如灵椿与萱草。灵椿得寿岁月长,萱草忘忧颜色好。
秀州孝子留侯孙,园有灵椿堂有萱。岁岁花开黄鹄嘴,慈亲白发倚堂门。
儿昔在家时,读书秋树根。上堂问甘旨,下堂候寒温。
儿今高步霜台表,回望白云心懆懆。但令一日简书稀,归著斑衣舞晴昊。
岂不闻留侯曾进黄公履,岁晚相从赤松子。千载云仍有祖风移,孝为忠照青史。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
厥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而思仿佛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耳。
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
嫩水挼蓝,遥堤映翠,半雨半烟桥畔。鸣禽弄舌,蔓草萦心,偏称谢家池馆。
红粉墙头,柳摇金缕,纤柔舞腰低软。被和风、搭在阑干,终日绣帘谁卷。
春易老,细叶舒眉,轻花吐絮,渐觉绿阴垂暖。章台系马,灞水维舟,追念凤城人远。
惆怅阳关故国,杯酒飘零,惹人肠断。恨青青客舍,江头风笛,乱云空晚。
拂曙过青山,荒亭杳霭间。十年曾我到,一日岂天悭。
湖面云增阔,崖跟浪打顽。兴亡今古外,凫雁自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