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其四

嘉平腊酿渴茶铛,直待龙沙雪水烹。舞彻瑶台千岁翮,鹤丹回施范长生。

冯子振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猜你喜欢

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馀。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

德不盖当代,名欲万世垂。刻石期后人,石与名俱隳。

子厚名世士,投荒死南夷。柳民怀遗爱,作庙临罗池。

韩公记其事,沈子书其词。韩词昭万古,沈诗妙一时。

名实两无愧,后世传不疑。古人共閒燕,翰墨相娱嬉。

食不设寒具,玩此前贤碑。愿作集古录,模楷欧少师。

方当月白风清夜,正是霜高木落时。

落花满地春光晚,芳草连云暮色深。

洞房花独宿。啼损横波目。锦字不思看。夜灯残。露井蛄啼落秋月,晓风寒。

马策弓衣,客程霜未乾。

驱车循广术,言返故乡县。晨光一何绮,熹微散秋甸。

宛宛墟曲中,盈盈露华泫。因之感游寓,物候倏已变。

岂薄骨肉情,遥重桑梓恋。

略著腂脂染一堆,蛟潭锦蚌挂人眉。山深秋老无人摘,自迸明珠打雀儿。

君逐云山去,人间又绝踪。半湖乘早月,中路入疏钟。
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平生心未已,岂得更相从。
见说湘江切,长愁有去时。江湖秋涉远,雷雨夜眠迟。
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天寒一瓢酒,落日醉留谁。
披帷月底理鸣筝,哀调澄于镜里冰。
试使楚王闻一曲,可怜应不数安陵。

浮生忽如寄,转瞬即幻相。世变相乘除,因之成习向。

皓月涌银涛,天风为鼓浪。落日挂遥峰,紫绿忽万状。

变灭无定踪,于何窥巧匠。拘儒困圭角,狂士苦奔放。

大道无多求,云胡堕尘障。希夷自太虚,清风为摇飏。

翘首大罗天,畴参无上上。

不分陶弘景,松风只自听。异乡同改火,法侣怅晨星。

贺沼蒲稍绿,吼山石孔青。良朋君岂恋,同调有原鸰。

中台御史国元儒,清庙雍雍列六瑚。暂奉旂常司礼乐,又峨獬廌费谋谟。

河归故道朝东海,日丽中天照八区。遥想此时高录事,定陪骢马步云衢。

一日白一发,一年三百茎。在家梳头霜满镜,何况远归千里程。

去时道远归渐近,人生谁不恋乡井。昨夜青灯寒结花,远人明日当还家。

绀云分翠隆蹉丝,玉线界宫鸦翅。露冷蔷薇晓初试。

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含娇意思,殢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芙蓉已过菊花残,独有松筠耐岁寒。一榻萧然无个事,坐看红日上栏干。

翠裘锦帽初相识,鱼虎弯环略岸飞。

万里回乡道路难,秋江买棹水漫漫。征帆未挂心先怯,数向舟人问险滩。

朔雁惊飞起。忆前年、酒墟击筑,和歌燕市。一自卢沟桥头别,满眼斜阳流水。

怅去路、云山无际。强欲寻君惟有梦,奈梦魂、不度三千里。

君忆我,定相似。

虚惭踪迹天涯寄。但逢迎、五陵裘马,有谁知己。翻羡一官乘边障,苦爱宾朋文史。

况芦酒郫筒堪醉。燕颔书生还未老,拚从军、共作封侯计。

带围解,且休矣。

响屟廊空香径微,千年往迹故应非。
青山花草斜阳下,唯见残僧晒衲衣。

玉律调朱火,芳园结翠阴。径幽无暑到,竹静有风吟。

清朗数间屋,虚明一片心。高情与地称,琴鹤作知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