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异乡风俗伤嘉节,久客情怀喜友人。共挈一尊诸处赏,谁家得似故园春。
硙湍方电激,曲屑已云霏。诚哉智者乐,力少功不赀。
方生老为客,往往狎青童。下马揖平头,兴发如飙风。
瘦骨载野心,一饮百馀钟。微波照颠影,线偶系虚空。
十阄七负觥,脱冠语篁丛。从君文字饮,辜负石榴红。
暝色凝无际,寒鸡悄未晨。蓂枝将换朔,斗柄渐归寅。
水火犹分漏,龙蛇尚蛰身。四时宁有暇,万物又劳春。
树喜丹葩秀,人忧白发新。明朝趋宝殿,谁是夺重茵。
甘溪溪上绿猗猗,映日含风千万枝。最有一枝清似玉,春明开向凤凰池。
野店柴门傍水开,凭栏漱罢一裴回。云来岭表商量雨,峰绕溪湾物色梅。
标榜何曾敢浪言,不应耳目厌嚣喧。抽头卧看千山雨,送老穷甘五亩园。
残夜茶瓯卧短咏,严风竹壁露寒原。孤帷不为梅花发,不放跏趺不一掀。
水战原非陆战同,昆明缅想汉时功。谁知万里滇池远,却在堂阶咫尺中。
洞口筼筜几百竿,洞深襟袂易生寒。鹿眠桃坞春常在,鹤唳松梢夜未阑。
瓦鼎香腾秋雾薄,石盘棋撒晓星残。道人许换尘凡骨,同向坛前说炼丹。
面面青山段段云,群鸦声里记朝曛。风前栉发凭谁握,灯下哦诗只自闻。
春去庭花空落子,天回星斗始成文。穷愁最有虞卿梦,操笔踟蹰问典坟。
显庆堂将后世推,子孙绍复承吾书。四传学业家还在,五世因贪人铲除。
续缵流风六七代,继兴遗迹八九渠。数终轮奂犹有待,御史尹仁为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