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事之毫发无谓轻,虑远防微乃不倾。
云官乃垂拱大君,凤历唯钦明元首。类上帝而禋六宗,望山川而朝群后。
地镜则山泽俱开,《河图》则鱼龙合负。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
卿相则风云玄感,匡赞则星辰下来。既兴周室之三圣,乃举唐朝之八才。
莘臣参谋于左相,大老教政于中台。其宜作则于明哲,故无崇信于奸回。
宝珠出东国,美玉产南荆。隋侯曜我色,卞氏飞吾声。
已加明称物,复饰夜光名。骊龙旦夕骇,白虹朝暮生。
华彩烛兼乘,价值讵连城。常悲黄雀起,每畏灵蛟迎。
千刃安可舍,一毁难复营。昔为时所重,今为时所轻。
愿与浊泥会,思将垢石并。归真川岳下,抱润潜其荣。
汝有窦山百尺楼,白云朝夕深悠悠。乳峰烟雨千林暮,飞雪岩台六月秋。
镜水芜平莎鸟立,藤花风落野猿愁。我来未尽登临兴,记尔青春卜再游。
杖策恣游讨,兹山信奇淑。台高隐半云,岩深□飞瀑。
崚嶒准丹邱,厜㕒瞻旱麓。寻云陟冈峦,班荆□松竹。
阴条垂欹厓,阳葩散平陆。斐斐烟幕嶂,浏浏风鸣谷。
酌水成甘醴,采药皆神茯。鸡鸣隐树巅,猿吟挂高木。
凭眺协元虚,蹑景契幽独。心为神理超,兴因感物速。
永言寄孤踪,一谢尘中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