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骎骎抹旧痕,儿童乘浪戏青云。去如跳鲤忽惊散,来似游凫还作群。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绿珠恩,红线侠。论古动眉颊。恁得黄衫,媵汝莫邪匣。
奈何绝壁猿巡,重梯虎守,遁不出、桃花门狭。
计都乏。又难猝办明珠,换署玉贞帖。海石盟虚,枯烂须愁霎。
他时返雁钱唐,回头天杪,剩无数、乱山云迭。
元冥一出百卉摧,冻天裂地施寒威。西湖老树含春姿,鲜葩皎月争光辉。
清香暗从风外来,怯寒蜂蝶空疑猜。结实垂金饱霖雨,调羹止渴非凡材。
孤山仙子诗兴浓,厌看桃李娇春风。冲寒折雪揽芳洁,豪吟意气凌苍空。
十载论交良燕喜,此日分襟隔湘水。明岁仍期折一枝,寄与衡阳旧知己。
海门砥柱长江浒,东南群流皆下经。荡摩霄汉压溟渤,镇控吴楚资神灵。
百丈悬崖寔奇壮,银涛雪浪相舂撞。层颠俯视飞鸟背,曲径斜通白云上。
中有重渊龙伯都,琼宫贝楼如玉壶。天晴蜃气秋成市,月冷鲛人夜泣珠。
羡君归去过其地,政好登临骋遐睇。贾客争祈天姥祠,妖巫谩设彭郎祭。
解缆开舟肯暂停,乘风破浪如流星。明日思君不可即,天涯惟见此山青。
绵绵仙种李。有大道家风,逍遥活计。长庚见苗裔。
问如何,谪在落花浮世。曲生风味。为唤回、席上和气。
被谁人说破,黄粱梦里,一场富贵。
何济。不如归去,乐取闲身,登山临水。众人皆醉。笑独醒,泽畔憔悴。
但从今、管甚云翻雨覆,暂教心上无事。且一杯、尽后一杯,满百千岁。
积雪久留行辙,蹇驴不任脩途。囊空绉眉羞涩,枕欹搔首踟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