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居十首 其三

人在船中船在水,水无不在放船行。藕塘狭处抛篙直,荻岸深时打棹横。

千里溪山随指顾,一川风月任逢迎。普通年外乘芦者,未必曾知有此情。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
公子好追随。
爱客不知疲。
象筵开玉馔。
翠羽饰金卮。
此时高宴所。
讵灭习家池。
循涯倦短翮。
何处(一作以)俪长离。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游丝欲坠还重上。春残日永人相望。花共燕争飞。青梅细雨枝。
离愁终未解。忘了依前在。拟待不寻思。刚眠梦见伊。
拒霜红蓼丛,两岸递迎逢。
风雨日易夜,江湖秋似冬。
给观心浩荡,无事梦从容。
不问程途远,诗情节节浓。

数月已办去,今日始成行。天公怜我,特地趁晓作霜晴。

万里奔驰为米,四载淹留为豆,自笑太劳生。父老漫遮道,抚字愧阳城。

君有命,难俟驾,合兼程。故山心切,猿鹤应是怨仍惊。

多谢使华追路,不忍客亭分袂,已醉酒犹倾。莫久西南住,汉代急公卿。

游山惜寸阴,得暇即寻讨。步入铁障城,城高天渐小。

打头洒珠玑,湿我缣单衣。似雨高非雨,濛濛山溜飞。

诸洞空中悬,道是猿猴宅。颇有高人风,呼之不肯出。

踏湿两芒鞋,流连那肯回。一线天未过,一线月又来。

深巷曾无车马喧,闭关我自枕书眠。平生放眼无馀子,与汝论交过十年。

既觉梦都放雨去,半开花欲放春颠。隔墙红遍千株树,何日能来看木棉?

一发云何是一身,不知吾父是谁亲。寒山莫把钟敲破,或有姑苏不睡人。

雨后看山更爱山,结茅临水阅人寰。交谈终日频伤往,留客烹泉不许还。

凉月满空邀鹤住,绿阴绕舍听猿閒。道人又有休官意,每忆秋风放白鹇。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少年亲故尽豪英,回首家山一怆情。桑梓连云俱寂寞,松筠斗雪独峥嵘。

生憎赤帻何时白,须信黄河有日清。珍重加餐莫轻出,共留老眼看升平。

地偏人迹希,斋厨冷如刷。
老僧挑野菜,岂识腥与血。
饥鼠知自迁,畜猫竟徒设。
我来客南斋,盘餐稍罗列。
烹炮愧寡鲜,弃置谢琐屑。
二猫亦慕膻,媻跚事争齧。
小儿强解事,叱逐加撞㧙。
尺箠未去手,二猫复及闑。
惩羹肯吹虀,废食未因噎。
小儿恚猫痴,提耳当割切。
谢儿儿勿嗔,我曹更痴绝。
要之等为口,已矣莫中热。
霜天晴夜宿东斋,松竹交阴惬素怀。迥出风尘心得地,
可怜三五月当阶。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语谐。
霄汉路殊从道合,往来人事不相乖。
情闲共悦良朋好,溽暑消来过雨时,
萍水远流青点小,柳堤横螟翠丝垂。
轻烟晚透疏林迥,嫩卉芳迎皎月迟。
清思廊然欣赏地,瞰观遥阁静联诗。

镜里春痕晕颊无。一簪花朵宿香孤。昨宵影事记模糊。

十笋露尖行掠鬓,双莲翘瓣坐盘趺。东风隔槛画眉呼。

茅山东北燕山前,翁仲遗墟几百年。
时有吴人来问隐,不知唐树已啼鹃。
山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
厚夜肯教黄壤晓,悲风偏动夕阳天。
一跻尼父更谁登,扶日扪参紫翠层。
四海儿孙向罗立,万方稚子走香灯。
独将浑噩留天地,几为沧桑纪废兴。
长啸一声空八表,恍疑鹏背坐来曾。

半亩池塘暗水通,楼台分影幻神工。河山返照冰轮里,亭馆横陈玉镜中。

午日穿林光潋滟,晓风拂岸碧玲珑。尘寰色象从来有,探到源头事事空。

荒山连水水连天。忆曾上、桂江船。风雨过吴川。又却在、潇湘岸边。
不堪追念,浪萍踪迹,虚度夜如年。风外晓钟传。尚独对、残灯未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