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其三

不炉话尽晚窗烟,閒剔春芽自煮泉。记取柳浪湖上月,隔花呼起放生船。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猜你喜欢
制锦蜀江静,飞凫汉阙遥。一兹风靡草,再视露盈条。
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河阳传丽藻,清韵入歌谣。
何人将我此来游,白鹭那知客有愁。
如子矜持山玉立,似予迂阔水肋洲。
尘襟抖擞风云入,石刻摩挲岁月流。
惆怅谪仙鸾驭远,离离别恨黯滩头。

旋折莲蓬破绿瓜,酒杯收起点新茶。飞蝇不到冰壶净,时有凉风入齿牙。

何处云根新布得,归仍半日在烟萝。莫轻竹引经窗小,
须信更深入耳多。绕砌虽然清自别,出门长恐浊相和。
从此无心恋沧海,沧海无风亦起波。
故人不可见,聊复拂鸣琴。鹊绕风枝急,萤藏露草深。
平生四方志,此夜五湖心。惆怅友朋尽,洋洋漫好音。
衡阳南去与天长,荔子红椒处处香。
明月关门无虎豹,清风台阁有鸾凰。
包茅已入皆三脊,卉服新成有九章。
幕下文书自稀少,醉余崖蜜啖红霜。

羁绪日摇摇,百年徒鼎鼎。浮生不足言,大梦真难醒。

惜往漫抽思,悲回孰共謦。秋兰既已摧,寒松嗟独挺。

岂谓冬复春,春风自东迥。春来人不知,深忧如宿酩。

转眼及春三,有律名姑洗。乍闻萍始生,所畏虹初炯。

每旦视牵牛,谁酌天河泂。尽洗郁萌中,一向愁波拯。

春风忽去来,我意终平等。持此问春风,春风或首肯。

漠漠野田空草花,柳塘烟起日西斜。村园门巷多相似,竹里缲丝挑网车。

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
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
小小竹窗醒倦作,疎疎荷屋冷栖鸥。
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

兵曹潘郎美如玉,纱帽锦袍银带束。去年春秋才廿六,起家早食郎官禄。

才资简静推酝秋,精爽开明夸敏速。潘为驾部我职方,联事兵曹颇雍陆。

喜君妙颜方向盛,觉我秋鬓已先秃。人生聪慧岂外取,灵秀端在两耳目。

云胡奇疾忽攻剽,有耳如涂翻不足。阗阗莫悟桴应鼓,辘辘都忘车转毂。

传言错误叹朋友,问字惊呼骇童仆。时来内讧疏啖食,十日僵眠战寒燠。

文移相府怪沈滞,奏入天墀许归复。我惭迟钝百无补,两耳虽闻竟何属。

岂如君以沈聩故,退就休閒非谴逐。谈经作赋未足病,解绶投簪竟何促。

都门官柳青欲染,江驿小桃红正蹙。此行先喜拜家庆,次第升堂会姻族。

卮?恳款视时馔,巾履逍遥试春服。鉴曲时歌采采莲,柯亭更访青青竹。

古来辞荣出昏眊,此日归休见清淑。客怀戚戚感睽合,世态茫茫嗟倚伏。

床阴牛斗安足省,夜半鸡鸣竟奚卜。不如万事俱不闻,且与痛饮樽中醁。

双鹤翩翩溧水阳,红尘不染素衣裳。
一归华表饮风露,一住沧州谋稻粱。
湖海波涛多起伏,争食那能效鸡鹜。
戛然长唳楚天宽,有日相从逐鸿鹄。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苍茫望落景。
羇旅对穷秋。
赖有南园菊。
残花足解愁。
祝融御节。
火正缉熙。
凯风徘徊。
万物欣时。
秩秩初筵。
薄言在兹。
嘉福介祜。
万寿无期。

老夫辞家今一月,马上行行过冬节。山空野旷风栗烈,木皮三尺吹欲裂,貂帽狐裘冷如铁。

痴云作雪还未雪,自是天公念驽劣。上高下高随小驖,裹辔哦诗亦清绝。

人生何苦事羁绁,候吏来迎稍罗列。入门登堂火微爇,须臾冻解通身热。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荡乎不知其所归也。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神只是气之精处。古人文章可告人者惟法耳,然不得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李翰云:“文章如千军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此语最形容得气好。论气不论势,文法总不备。

  文章最要节奏;管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窃渺处。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自是文家能事。扬子《太玄》、《法言》,昌黎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奇,正与平相对。气虽盛大,一片行去,不可谓奇。奇者,于一气行走之中,时时提起。太史公《伯夷传》可谓神奇。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程子云:“立言贵含蓄意思,勿使无德者眩,知德者厌。”此语最有味。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之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漠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于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校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周室兴王业,尧图授圣人。
谁知皆内助,功德古无伦。

轩前兰菊经霜后,雪里梅花更有神。每笑玄都桃李树,东风依旧欲争春。

年年肠断青溪路,燕子矶头。暂系扁舟。飞尽寒云水自流。

六朝旧恨斜阳里,无数沙鸥。莫上高楼。叶叶丹枫赚客愁。

崇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最多。
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雪儿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