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君之去兮朱宫,乘飞云兮御回风。贝阙兮丰敞,金台郁兮穹隆。
珠胎兮炫耀,周玉树兮青葱。天琛兮水碧,众宝萃兮玲珑。
良辰兮高燕,命冯夷兮展舞。鸣?兮海童,群仙兮良待。
君肯临兮尚舂容,君不我留兮我心忡忡。眇清思兮眑眑,惠我民兮盍终。
晶帘才下,掩红篝翠幕,曲栏低亚。燄吐兰釭花结蕊,人倚纱屏如画。
烟缕香尘,縠裁宝雾,遮莫分真假。閒来斗巧,虫鱼历历堪写。
应忆天宝年时,开元盛日,小试传柑夜。金燕钿蝉曾不再,只剩霜浓鸳瓦。
喜值良宵,春灯百盏,背立华堂下。火阑珊处,旧愁今夜重话。
贤关称俊乂,县佐著能为。平易民心悦,公廉士论宜。
兰亭追往事,松径赋新诗。倦鸟投林早,门云出岫迟。
江涛翻浩荡,舟楫脱艰危。德贵阴施者,天其默相之。
瞿昙真有识,馀庆已先知。迹隐青山旧,堂开绿野奇。
三槐承世泽,一桂发孙枝。凤咮依金阙,鹓行接玉墀。
芳名归月旦,遐算逾期颐。奉使还朝日,称觞献寿时。
希声歌白雪,妙舞间朱丝。况际雍熙世,何欢可代兹。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雪夜三人心,抱膝梅花林。梅香不见影,山谷衡门深。
赓歌李太白,宁怯岩寒侵。豪气凌斗杓,孤兴千仞岑。
举声叱山鬼,惊起眠枝禽。何如邓二仲,与我雄一襟。
此事几千古,今作卧龙吟。明发各乃别,载阳复相寻。
共期登大科,再弄天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