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小咏 其三

风云一代感中兴,济济仁贤集九卿。莫惜埋轮仁辅理,空闻补衮仲山名。

臣愚自放江湖去,主圣何难槛殿旌。为祝圜扉开诖误,怜才首自易中丞。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尽是离宫院中女,苑墙城外冢累累。
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老时。

十口啼号责望深,宁容安稳坐毡针。长鸣大咤欺风雪,不是甘心是苦心。

幽寺倚岩阿,云扉掩薜萝。老僧中燕息,谁问世风波。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酒醒後、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久病生虮虱,搔头有雪霜。自怜身蹇劣,渐与老相将。

拥榻衾裯薄,挑灯刻漏长。意衰神亦倦,心事转茫茫。

夏王四载告成功,别禅苗山起閟宫。玉帛千秋新祼荐,衣冠万国旧来同。

金书瘗井封泥紫,窆石悬花映篆红。一自百川归海后,长留风雨在江东。

耆旧频凋丧,怀人念里闾。
哦诗三叹息,废卷一嗟嘘。
造膝言犹在,谋身计亦疏。
功名今已矣,英爽竟何如。

耳边闻有丹霞山,如闻说食不得餐。十年梦想如一日,无昼无夜无忙閒。

违时失候乃一出,力羸筋怯惭衰顽。丹梯似天不可及,十步一息穷跻攀。

攀藤直上最高处,俯视万山如米聚。山僧怪我来何迟,相逢道新不道故。

初来但觉此山高,岂知更有高高步。请师暂洗脚板泥,上床默坐消尘虑。

明朝日出天宇清,突出孤峰待师住。

双溪港口泊幽梦,石帆山下朝炊动。
荒村客到客鼠奔,小市人喧竹排重。
我生百事客上针,虽有寸长何所用。
石田千亩云外闲,去采灵芝为君种。

蛟门佐邑满,南去候庭闱。雨露随花绶,云霞避綵衣。

贤声今已著,色养旧无违。万里沧溟月,清秋作伴归。

秋夜长,秋月光,月色照见罗衣裳。美人盈盈立秋霜,琼楼玉宇遥相望。

明河迢迢鹊无梁,天高海阔思茫茫。思茫茫,秋夜长。

济济多士。
实播令闻。
王曰钦哉。
余嘉乃勋徽音孔硕。
惠尔风云。
穆此芳烈。
肇扬清芬。
霜郊百草半青黄,寒菊偷春作艳妆。
灼灼似夸篱下客,夭夭欲伴禁中郎。
玄都道士闻须种,彭泽先生见定狂。
莫信化工欺世谷,且将一笑荐雕觞。

九龙江静虎声哀,白马山空象迹回。滚滚怒风驱瘴去,潇潇愁雨送秋来。

一年形状羞吹帽,万里关河懒上台。拌取殊方桑落酒,强浮今日菊花杯。

连朝阻雨瓜洲宿,雨霁同君共涉江。寒影一楼风色厉,惊涛两岸客心降。

悬崖树老根全拔,废苑钟销僧不撞。洞口至今留汉诏,高踪千载叹无双。

雅意待蟾光,烦襟期爽快。
无云点太清,远贤周色界。
天光净琉璃,露下真沆瀣。
勤渠谂后人,宜葺不宜坏。
一望重关塞草枯,主恩持节视防胡。
九边烽火褰帷净,三镇军声指掌呼。
上谷去天低倚剑,黄河如带稳飞刍。
平收聚落风沙色,并入山阴笔阵图。

前盟曾记十年中,共向淇东作钓翁。三径主人今蒋诩,五噫高士汉梁鸿。

陶情寄兴樽留月,问柳寻花杖曳风。莫把苍颜容易失,要将清致古人同。

碧云盼断。梦绕芦花岸。已是愁如江水漫。飞起一行筝雁。

旧欢新恨图成。更怜我我卿卿。瘦尽一枝梧叶,不曾减却秋声。

五斗栖迟洛水边,思家步月转凄然。人居百粤东西隔,书滞三秦鱼雁偏。

客底青灯伤独夜,镜中华发感流年。吟诗游宦俱成拙,愧煞虚名说惠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