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赴晁应之见招赏花途中遇雨

行云浓淡日无辉,轻雨飘飘点客衣。
马上漫郎醒复醉,一杯容易送春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你喜欢
越风东南清,楚日潇湘明。试逐伯鸾去,还作灵均行。
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轻。
时闻丧侣猿,一叫千愁并。
野艇几西东,清泠映碧空。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
叶乱田田绿,莲馀片片红。激波玉入选,就日已生风。
御洁玲珑膳,人怀拔擢功。梯山谩多品,不与世流同。
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
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
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

一别遽如许,归期可奈何。无心恋明月,有泪寄流波。

灵鹫山前,葛阳溪上,野老园开后乐。花木平泉,风烟绿野,不减迂翁西洛。

前辈高情,浮生旧梦,回首千年如昨。叹乾坤、元气长存,吾道未应萧索。

耳边闻、边境无虞,丰年多黍,扶杖岂胜雀跃。篱下鸡肥,瓮头酒熟,唤取比邻共酌。

有客相过,兰舟夜泛,箫鼓笙歌间作。醉归时、斗柄横斜,月转宝楼西角。

折柳踟蹰傍御堤,长亭回首夕阳西。独看芳草初成赋,相聚浮萍又解携。

出浦棹声空外杳,隔林帆影雨中迟。三江路尽烟岚迥,百越城高牛女低。

日上火田鸣翡翠,风翻炎海跃鲸鲵。尉佗旧俗还能化,陶侃遗踪可自题。

共道抡才今代盛,遥知为郡古人齐。行春露冕青山下,父老争迎五马嘶。

两行对植接低圯,弱质毋嫌费壅治。十月绿阴犹满径,也胜蒲柳望秋衰。

去年曾问荆门途,鸡鸣狗吠民耕锄。
摇鞭重来意惨澹,前日井邑今丘墟。
云昏雨涩草堆碧,四野荒荒人迹疏。
深山扶携皆露处,骨肉荡没况室庐。
老农无力倚林卧,少定举首来向余。
官人且坐待侬说,未说泗涕先横裾。
老夫老岂识兵革,忽见远近皆狂胡。
悬崖绝壁鱼贯进,飞马上下争驰驱。
吾军非是无身手,未鼓弃甲先奔趋。
时平廪帛官不计,战胜爵赏官不辜。
进怯锋镝退焚掠,虏既难堪堪汝乎。
独来未暇正其罪,官有金币还招呼。
老夫莫晓军旅事,但闻败衄深嗟吁。
我听其言为蹙頞,含凄独下西山隅。
金莲似恨膻风染,蒙泉未洗血水污。
九秋半破明月夕,照我孤愤行绕壁。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杨君躯干长九尺,力挽长弓过三石。樱桃园里旧名家,杨柳坡前新列戟。

往从开府大将军,北定燕蓟收奇勋。铁衣夜度居庸雪,虎旗昼掩卢沟云。

归来殿前拜天子,宝带金符耀秋水。宠承恩命五色诰,分控边庭九千里。

今年我从南京来,幕府忽逢心眼开。清筵雅咏狎文士,号令仓卒生风雷。

昨朝视我图一握,云是杨绳之所作。江堤窈窕出翠室,亭榭参差带丘壑。

中有骑者从一童,锦衣挟弹行春风。向非自寓行乐意,安得景趣超然同。

君今拓边方报国,却望江乡归未得。黄鹂啼处绿阴多,时展画图看春色。

我歌此曲声呜呜,愿君逐虏成长驱。欲知此去功多少,栽遍沙场柳万株。

湖面春深煖气匀,青芜未陨已知春。沙湾散驻张鱼客,苇室时惊射雁人。

南山蚤在十年见,北阙今逢万里游。紫府星辰迭差次,黄尘日月漫淹留。

天子八万一千辰,玉京五城十二楼。高台黄金得骏马,锦衣白昼照閒沤。

月影娟娟明秀。帘波吹皱。徘徊空度可怜宵,谩问道、因谁瘦。
不见芳音长久。鳞鸿空有。渭城西路恨依然,尚梦想、青青柳。

经纬既纵横,偏承启沃情。含虚素心净,乐水智囊成。

密慎能藏垢,疏通自去盈。不问垂善滤,何问下流清。

得君说破紫囊筌,玉斧长挥劈野禅。自是清谈归叔度,非关读画到龙眠。

丛峰石色擎珠蕊,大海潮声乱铁泉。不识山川调药谱,一天风雨护超然。

短羽新来别海阳,真珠高卷语雕梁。
佳人未必全听尔,正把金针绣凤凰。

出门长啸气横秋,不似钟仪作楚囚。三月沅湘江上路,十年云梦泽南州。

紫箫吹彻天连水,黄鹤呼来月满楼。千载孤踪何处吊,岸花汀草断矶头。

乘风破浪一身轻,红帕缠头耀日明。绿水清娇罗绮色,棹歌遥应管弦声。

春波桥头水半竿,画船如马触狂澜。平生常恨江湖小,醉卧不知天地宽。

隔岸好山青隐隐,环洲芳树绿漫漫。悬知贺监归来日,一曲晴光五月寒。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淡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与可曰:“唯唯!”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