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宿石门清不能寐其所闻者野雉之鸣涧水之声而已因成一绝

空翠侵人睡不成,夜深惟有野鸡鸣。翻怜车马明朝发,坐听潺潺涧水声。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猜你喜欢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耕场磷磷在水底,
短衣半染芦中泥。田头刈莎结为屋,归来系牛还独宿。
水淹手足尽有疮,山虻绕身飞飏飏.桑林椹黑蚕再眠,
妇姑采桑不向田。江南热旱天气毒,雨中移秧颜色鲜。
一年耕种长苦辛,田熟家家将赛神。

此生任运只腾腾,聊作空山骨观僧。生死由来如幻梦,道人因此识三乘。

谩把青春酒一杯,愁襟未信酒能开。江边依旧空归去,
帝里还如不到来。门掩残阳依鸟雀,花飞何处好池台。
此时惆怅便堪老,何用人间岁月催。

覆地云为簇,填空浪作堆。昂昂天上坐,虺虺石中雷。

澒洞千沤发,喧豗百蛰开。白鸥底心性,玉羽自毰毸。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断岸奔流万里风,疏林黄叶九秋中。画阑干外斜阳暮,并作离愁一段浓。

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
残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雨馀秋气逼幽斋,时动新篇雅奏谐。不是溪山清耳目,自缘冰雪满襟怀。

荣名疣赘心都弃,世事毫毛力已排。唯有鉴湖风月近,贺公前迹可为侪。

春涨一篙绿,江阔暮涛寒。龙骧万斛飞举,鲸饮酒杯宽。醉倚舵楼清啸,目送孤鸿杳霭,景意与俱闲。恍若驭风去,蓬岛旧家山。记吾庐,环翠竹,拱苍官。碧云信杳,谁为日日报平安。桂棹桃溪归後,流水落红香寂,春事想阑珊。赖有锦囊句,写向此中看。
旱既太甚,以祈甘雨。
零雨其濛,介我稷黍。

肯死魔留佛种,再来鹰化鸠啼。借问邦昌伪相,何如任永淫妻。

湖尽江逾阔,舟行路若迷。垂杨春寂寂,芳草雨凄凄。

漩水鼋鼍窟,平沙雁鹜堤。风波随地有,何处可幽栖。

吴门飞雪正纷纷,酒暖红楼此送君。
归时射雁如相忆,熊耳山高隔暮云。
少日肝肠,云梦地、气吞八九。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倦处收回行路脚,懒来噤却吟诗口。算从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风与月,须长久。谁放我,成三友。笑官仓红腐,可堪痴守。倒凤颠鸾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尽都门、冠盖拥红尘,青青柳。

寝门宿草泪丝丝,寒食风前独到时。遗爱伏恭赖犹子,招魂伯道痛无儿。

昔年早上东平颂,此日空瞻北海碑。莫怪杜鹃啼不住,棠梨一夜满空枝。

江南多木棉,轻暖胜齐纨。慈母勤夜纺,孤镫悬阑干。

皑皑洁白华,照见冰雪肝。线断使复续,车毁使复完。

车影似明月,一轮何团团。月轮四更落,车轮仍盘桓。

线影如银河,九折回波澜。波澜无已时,得成布一端。

裁布制儿衣,卖布供儿餐。儿食日二簋,母食日一箪。

儿身著新袄,母身芦衣残。时纺时课读,画荻呼儿看。

计偕儿北行,拜别具儒冠。门外牵儿裾,十指尽成瘢。

不畏操作苦,翻畏关山难。母心如飞毂,母手如转丸。

病亟床蓐冷,还虑儿身单。命取车上线,缝衣寄长安。

衣线长在身,缝者骨已寒。仿佛梦魂中,轧轧声未阑。

秋林听络纬,飞鸣犹悲酸。酸风吹泪雨,此泪何时乾。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不除豪气让名流,已着袈裟万虑休。使酒灌夫曾误学,搥琴安道敢同俦。

新来解破三般惑,那肯还添一段愁。梦里故人谁是幻,忽惊钟断悟浮沤。

烟景曾无异,兵戈鸟道荒。千章松影碧,五月稻花香。

汉使征轺急,秦关戍路长。今宵应剪烛,莫漫忆他乡。

积雨湿江云,林深白一片。春风忽吹开,青峰递隐见。

晴旭散旅愁,鼓枻聊自遣。昨宿西安城,今到常山县。

故人松桂林,葱茏眼中见。西北有浮云,别来几番变。

阮籍醉不醒,司马游已倦。弭节暂淹留,孤踪愧深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