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新雨

谷城峰下晚霞沉,黄石楼头暮雨深。正见氤氲生远岫,旋看飒沓满平林。

朝廷可下捐珠诏,田野空为种豆吟。纵获西成民已困,只应重雨栎阳金。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朔雪寒断指,朔风劲裂冰。胡中射雕者,此日犹不能。
翩翩羽林儿,锦臂飞苍鹰。挥鞭快白马,走出黄河凌。
天然腻玉细生香,斜倚东风竚淡妆。
可是春寒犹料峭,晓窗犹试绿罗裳。

筋簳精坚胡马骄,猛蛟突兽纷腾逃。春寒野阴风景暮,尘埃不见咸阳桥。

中原格斗且未归,陇山萧瑟秋云高。安得壮士兮守四方,一豁明主正郁陶。

滩声嘈杂怒轰雷,顽石参差拨不开。行客尽言滩路崄,谁教君向崄中来。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莱佣酒保笑言欢,偶数江湖几谪官。反蔓环门兰在室,呼儿重检《汉书》看。

萧萧风雨江天,凄凉一片秋声逗。香消菡萏,绿催蕙草,烟迷远岫。

浪卷长空,云轻碧汉,薄罗凉透。恨西风吹起,一腔闲闷,那胜镜中消瘦。

寂寞文园秋色,这情怀、问天知否。檐铃敲铁,琅玕折玉,听残更漏。

淡月疏帘,小庭曲槛,且还斟酒。算从来、千古堪悲,何用空沾衫袖。

小箔呜机几万象,时清犹想旧繁华。
楼台夜映双溪月,箫鼓春迷后坂花。
回首十年真梦寐,停骖四顾但风沙。
却过萧寺无人语,独对枯林数暝鸦。

幽兴不可过,命驾成独往。檐月流素辉,山泉滴清响。

幽兰蔽萧艾,丛桂在草莽。采芳思寄远,路阻情怅惘。

缓步归东园,坐对明星上。

青田九楼山舟中作

渺渺山头路,鳞鳞山上田,绕篷窗六曲屏风面。似丹青辋川,是神仙洞天,隔云树人烟,试看玉溪边,恐有桃花片。

照返烟溪树影斜,千山含翠暮云遮。
年来已自多愁绪,古道无人更落花。

杳杳山城倚暮天,依依墟里见寒烟。海邦出息空今日,齐地徵求异昔年。

俗鄙谁歌招隐曲,道穷虚诵卜居篇。故乡回望在天末,一片归心对月悬。

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只逢君。已知罢秩辞泷水,
相劝移家近岳云。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
若为此别终期老,书札何因寄北军。
行止常惊坎窑中,衰年欲作嗫嚅翁。
才华不是鸣阳凤,踪迹浑如踏雪鸿。
黄犊陇头蓑笠雨,白驹场上几筵风。
祇知此意堪娱老,未信先生不我同。¤

头角低回藓蔓封,蜿蜒端似卧真龙。旱乾岁祷多灵应,时见油云出此峰。

千古无如此地秋,重阳佳气满空浮。山围大海波涛壮,天迥平原岛屿幽。

八景风云开石壁,七闽烟雨锁沧洲。茱萸系臂成何事,记取枫林集旧游。

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

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

生公性疏旷,相与坐忘机。水木通禅意,烟云浸客衣。

清谈听落叶,散步入林霏。为问随园胜,苍山夕照微。

唐宋藩篱略未窥,狂歌自写此心悲。吾生不幸多言中,天意终无厌乱期。

临水登山行已老,吟风弄月复偕谁。思量何物供诗料,还学毗耶杜口宜。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