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天寒苦日短,白露变为霜。行行出门去,周道悠且长。

衰草被荒郊,阴云翳重冈。俯观溪流涸,仰视鸿雁翔。

岂不怀所思,慷慨热中肠。乃知四时间,代谢本寻常。

朱綝,字士林,泰兴人。洪武间以诗累安置云南。
  猜你喜欢

我著紫绮裘,俯视蓬莱洲。手把八空气,纵身云中游。

水程几日达高棉,山势南趋尽越边。一夜黄花江水长,满堤金塔卖鱼船。

兴来携酒一登攀,满径秋花照客颜。醉舞天风人不见,白云飞度九龙山。

桥须跨水三千尺,路要梯横数百层。会有赤松来过我,待从此处共飞腾。

桂树何苍苍,不生桃李园。久滋颍川水,远托箕山根。

离立不成林,偃蹇何所援。商山采芝叟,无端去乘轩。

楚皋佩兰者,不返湘江魂。何如老此树,终焉绝尘喧。

小山空有招,白云竟无言。

西蜀杨雄苦著书,相逢长忆武林初。卢前王后名非忝,楚尾吴头迹更疏。

花柳春连朱邸静,星河夜落大江虚。已知老病惭英俊,且复奁容好曳裾。

白日丽璇霄,下照六合间。茫茫名利途,积尘如丘山。

朝轮登太行,夕辙度秦关。大道平若砥,谁云有波澜。

安得挟飞仙,吹笙缑北山。飘飖跨黄鹤,永接松乔班。

东府仓皇别,西河迤逦回。元戎期坐啸,上客入行台。

梦里惠连句,生前张翰杯。龙池清似染,应恨不归来。

天气稍清穆,桨声泊荒津。汤泉冽山半,取径娱幽沦。

解带散疏发,掊漪澡閒身。畅然肢体舒,洒若襟怀新。

其下多嘉树,细花落缤纷。和风来树间,芳气通微辛。

繁阴屡移席,我令鸣鸟亲。无为急行迈,殷勤谢舟人。

五叶葵花盌口平,虎蹄新过树无声。三年按部成何事,才见山王远避行。

茶歌才了又田歌,节物真成一鸟过。苍竹招风凉意足,碧梧留雨夜声多。

瓜缘茅屋抽长蔓,藕过蔬畦出矮荷。最喜白鸥相狎久,对人自在浴清波。

久客不得志,束装归旧山。
休争逆旅席,早觉主人颜。
意比溪云懒,形同秋水闲。
蜀中相共笑,扬子又空还。

淮阴山水清且閒,古祠老树生寒烟。汉家宫阙不知处,韩侯庙貌犹人间。

渚蘋无复行客荐,西风卷水秋潺湲。当时逐鹿中原起,国士由来重知己。

登坛既遇隆准公,入宫胡怨儿女子。追亡相国无始终,如何不救钟室死。

故乡虽好不能归,自古功臣多如此。

崇陵九度哭先皇,雪虐风饕梁格庄。百口人争识越分,一心我止解尊王。

世无信史谁公论,老作孤臣亦国殇。留得光宣真士气,任他地老与天荒。

嫩草芊芊满径生,故宫三月未闻莺。几行绿树连东楚,万叠青山出石城。

曲岸花深歌舫慢,小桥风定酒旗明。封侯平固真潇洒,郊外流觞宴步兵。

十月寒气盛,长河流冰澌。征艎溯浩浩,钩曲苦逶迟。

滉漾圭角露,稍冱还参差。恍疑戈戟森,出没相倾攲。

或员如堕炮,或利如铦锤。须臾骤风激,琼瑶积山危。

樯楫一冲击,縻烂不可支。穷阴生极底,乃见造化奇。

履霜固知坚,物序矧及期。行役何未已,君子宜慎思。

岂无冠盖华,挥霍遵大逵。千钧载车毂,络绎驷马驰。

覆前罔戒险,陨身悔何追。我昔居南州,感此日未窥。

朅来二十年,战兢常自持。终当挂高帆,春洲扬绿漪。

渊明与虎两相忘,虎至渊明在醉乡。
一啸风生下山去,依然爪迹枕痕傍。

灾异何当问董生,九门宣令止牛鸣。不闻周史奔群望,坐笑班书志五行。

北斗回瞻天上象,南洼诚有地中声。苇间今日延缘路,旧事苍茫足黯惊。

新持半偈出青莲,孤鹤閒云思渺然。金锡来承天汉语,紫衣归坐雪峰禅。

寻钟野寺残山外,漱齿寒流落照边。行至东林休结社,松枝已偃旧房前。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睎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伏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阳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